第三百五十九章新航线前夜(四千字)
书迷正在阅读:我中有你、黑色欲望(H)、女相(NPH)、独家蜜爱:老婆大人休想逃、离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变态辣)、重生元末做皇帝、太后她不穿衣服(高H)、蛇吻[百合/abo/futa]、好事近(BDSM,1V1,民国)
今天赵桓正在宫里折腾他的蒸汽机车,这是皇家科学院专程为皇帝打造的一辆。 做工比之前所有的版本都要精良许多,虽然还是很慢,有时候会晃动,但勉强能跑起来。 赵桓坐在上面,在皇宫的空地上四处溜达。 这一刻,仿佛回到了穿越之前。 仿佛坐在一辆汽车在在观光风景。 不知不觉,赵桓来大宋,已经快六年了。 他也完成了对金国的反击,又在国内大肆扫除顽固老旧势力,对社会结构和文化教育,已经科技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如今的大宋,正在他的轨迹上准备起飞。 再过四年,朝廷要解决大宋一半的人口温饱问题,他的功绩将达到古代王朝最巅峰。 民以食为天,古代的平民最缺的其实是粮食,吃饭问题,那是大问题。 想想,他还是颇有些成就感的。 眼看已经进入五月,树上的叶子开始茂密起来。 今年的黄河算很安静,并未折腾。 赵桓觉得,今年应该是他来大宋的这几年,最安稳太平的一年了。 他已经做好计划,转身他要在东京城内推行文学和艺术。 事实上,宋朝的文学和艺术是中国古代巅峰。 不过赵桓打算在民间推行起来,民众也是需要文化和精神娱乐的。 这件事也是值得一做的。 不过现实很快就给了赵桓一巴掌,五月下旬,江陵府报上来一条让人忧心忡忡的消息:江汉平原已经有半年没有下一滴雨! 江汉平原是长江中下游的粮仓,不仅仅拥有广阔肥沃的良田,还有纵横交错的湖泊。 但因为半年未下雨,号称千湖之路的荆湖北路那些纵横交错的湖泊,此刻已经接近干涸状态。 春天播种的苗子,都已经干死了! 连池塘里的很多鱼也都渴死了! 更可怕的是,今年的荆湖北路,很可能要闹饥荒! 当赵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老天简直是在跟他开玩笑。 他才刚刚得意不久,居然就来了这么一出。 去年河北与京东路受灾,有一部分粮食就是从荆湖北路调上来的。 中原在粮食方面,对南方的依赖度还要持续好几年,才能慢慢消化掉。 而今年的荆湖北路,却闹起了旱灾! 赵桓心中直呼农业文明伤不起啊,靠天吃饭不是个办法。 自然灾害随机偷袭太无耻! 比刘彦宗和秦桧加起来还要无耻一百倍啊! 徐处仁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立刻从荆湖南路抽调粮食,与此同时,加大对西南粮食的抽运。 因为西南多山地、河流,运输效率非常低,所以,只能以荆湖南路的粮食来应急了。 江南西路和两浙路的粮食还要预备给中原,不然今年的中原,怕是要饿死很多人。 现在唯一能填补粮食缺口的是,加大从广南西路和交州路的粮食抽调。 这是从宏观层面对粮食进行调控,并且皇帝也给徐处仁下了死命令,江陵府的粮食不许涨价。 市场的供需被破坏了,不涨价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但是在朝廷的意志下,凯恩斯的自由市场规律是只能作为借鉴的,特殊时期,那是要做强制的宏观调控的。 就比如,这一次徐处仁就非常清楚,要是江陵府哪个狗日的敢在这个节骨眼上遵守市场规律,哪个就要挨千刀。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缓解可能到来的粮食危机,政事堂被迫下令,今年所有官员的粮食补给福利减半。 为了让大宋朝的官员们无话可说,皇帝亲自下了一条命令:宗室取消月粮补给。 这个消息一出后,几乎所有的宗室成员都坐不住了。 就比如济王赵栩就屁颠屁颠跑去找赵桓,说宗室的月粮不能取消,理由是那是太祖定下来的规矩,宗室子弟都是配享太庙的,怎么能取消月粮呢? 他声泪俱下,拿出太祖和太宗来说事,结果被皇帝狠狠骂了一顿,灰头土脸出了门。 随后负责管理宗室大宗正事赵仲琮被赵桓叫来详谈了一遍,自此以后,宗室取消了月粮。 赵桓差点就趁机将每个月给宗室的钱也都取消了,在他眼里,那些吃喝等死的宗室,都是大宋的蛀虫。 六月中旬,正在朝廷为可能爆发的旱灾做准备的时候,洛阳城传来了一则消息:宗室子弟赵则正被活活饿死! 这个消息非常通常地传到了东京,传到了皇宫里,引起了朝堂震惊。 说是满朝震惊,其实皇帝在听说赵则正死后,却并无震惊,而是眼中露出了寒芒。 第二天的朝堂之上,关于废除取消宗室月粮一事,被赵仲琮重新提起。 紧接着,一些大臣也关于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总之就是,这月粮取消不得,否则要闹出人命来的。 现在闹出人命了,对皇家颜面有损。 为了天家颜面着想,大臣们都赞同恢复宗室的月粮。 当然也有反对的,以刘彦宗为首的大臣就坚决反对恢复宗室的月粮。 为此,两派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 不仅如此,接下来几天的早朝,一直都围绕着这事争论。 双方开始从恢复和禁止的各个方面找各自的好处。 例如赞同派则认为,宗室成员吃饱后气色更好,皇家更有面子。 而反对派则认为,宗室成员各个都富得流油,根本不缺那些月粮。 赵桓就坐在上面,看着双方吐唾沫星子。 第五天后,当大臣们依然就此事喋喋不休的时候。 一个人被押送到了朝堂之上,这个人是洛阳知州张如。 “罪臣张如叩拜天子!” 大臣们这才安静下来,心中各自疑惑,这家伙不在洛阳当差,怎么被押到京师来了,没听说他有犯事啊? 张如将脑袋埋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张如,你来说说,你做了什么,让朕将你请到了东京!” 皇帝这几天,在朝堂上很少说话,他现在开口说话,声音充满了威严。 “罪臣谋害宗室,罪该万死!” 他此话一出,诸位大臣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张如便将前前后后之事都说了一遍。 原来赵则正并非饿死,而是张如故意谋害。 其真正的意图就是让朝廷收回关于废除宗室月粮的政令,一旦收回,官员们月粮减半的政令很快也会遭到质疑。 这是一连窜的反击。 没有人愿意自己每个月的粮食减少一半,即便它们烂在屋子里,那也是自己的。 赵桓扫视了一眼下面的大臣,然后挥了挥手:“先打进天牢。” 张如也不反抗。 张如被带下去后,这件事的争吵已经没有意义了。 皇帝悻悻离开,他转身便到了天牢。 张如正在天牢里等皇帝,他知道皇帝会来。 因为皇帝知道,这件事不是他一个知州就敢做的,朝中必然有幕后主使。 “罪臣参见陛下。” 赵桓让所有人先出去,他和张如单独聊。 “幕后那人的身份,你还告诉给谁了?” “回禀陛下,臣并未跟任何人说。” 赵桓点了点头:“朕也理解你们的心情,毕竟,没有人愿意降自己的月粮。” 张如痛哭流涕道:“那都是陛下的,陛下一句话,臣不敢有任何怨言。” “陛下,臣也只是听命行事……” “张爱卿,你不必说,朕知道,朕说了,能理解你。” 张如心中一缓,皇帝这样说,难道是要放过自己了? “谢陛下。” “张爱卿,你再帮朕一个忙,可否?” “陛下但说无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爱卿果然是朕的社稷之臣,那就委屈张爱卿了。” 张如猛地抬起头,只听皇帝道:“来人!” 外面便冲进来几个皇城司卫,朝一脸懵逼的张如扑过来,一个罩面先掐住了他的脖子,让他说不出话来,另一个人立刻就拿出绳子,往张如脖子上一套。 再然后,几个人分别一用力。 很快,张如就被吊死在牢狱里。 赵桓兀自道:“毕竟,现在还不能死宰府大臣,就有劳你了。” 杀掉张如后,皇帝转身离开了天牢,上了御驾,一路向皇宫而去。 洛阳知州张如畏罪自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但是,督查御司刘彦宗却敏锐察觉到了这事另有蹊跷。 当天晚上,他进宫面圣,不过很快他就出来了,随后再也没有提张如的案子。 关于废除宗室月粮的政令如期执行,官员减半的政令也开始推行。 张如案,随着张如的畏罪自杀,很快平息下去。 朝廷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旱灾上。 果然,整个六月,江陵府都没有下雨,田地里都干枯了。 人们开始从长江里挑水去灌溉,但今年的粮食注定严重减产,因为旱情还在继续扩散。 与之对应的是,东京城的各大酒楼,也消停了许多。 政事堂颁布的严令粮食铺张浪费的政令在整个京畿路严格执行着,没有人敢违抗。 六月下旬,东京城如同火炉一样。 每天傍晚时分,西边的苍穹,都如同赤炎焚空。 在这个时候,民间的神棍们的生意开始好起来。 而正当大宋进入到一种紧急状态的时候,一个人登陆了杭州港。 这个人就是三年前,奉皇帝之命,前往海外去寻找新大陆的沈浪。 在外面历经了三年多时间,他终于回到了大宋。 作为出海的皇帝御史,沈浪一登岸之后,这个消息立刻被送回了东京城。 当时皇帝还在湖边乘凉,听说沈浪回来了,他高兴地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 “沈浪回来了!” 皇帝披着一件白色的长衫,他激动地在长廊里快速走动。 邵成章在后面追赶:“陛下,沈浪此刻尚未抵达东京城,应该还在杭州府!” 赵桓这才冷静下来:“还在杭州府,快!快让人!快让人将他给朕带回来!让韩世忠率前护军去!确保沈浪完好无损到朕的面前!” 没有人知道沈浪对于大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赵桓派他去那片新大陆,赵桓以为至少要去十年,没想到才四年不到,他就回来了! 他一定带了赵桓想要的东西! 那些东西,是解决大宋基础温饱的重中之重。 邵成章当然不能理解为了护送一个沈浪,皇帝为何会调动前护军,他快速带着皇帝的旨意向韩世忠军奔去。 史官道:靖康六年,南方大旱,赤地千里。 当然,史官还记载了,这一年,沈浪自海外归来,待会了大宋从未有的粮食。 十天后,沈浪出现在了赵桓的面前。 虽然才三年多时间,但是此时的沈浪和赵桓送别他的时候的沈浪,似乎判若两人。 常年在海上,他摔得皮肤黝黑,嘴唇裂开,而且为了更方便,他将头发都剪了,此时一头的短发,显得格外异类。 “臣沈浪,参见陛下!” 沈浪在说这话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沿着他粗糙的脸颊流下来。 他去了一千多个日夜,这一路的磨难,足够他说整整一年了。 可以说,这一千多个日夜,他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 他需要与海盗斗智斗勇,他还曾经在日本国停靠,差点死在日本国。 他更是在大海上遇到了巨大的生物,经常面对狂风暴雨。 他的船员,有很多脱水而死,有很多得了怪病。 等他抵达皇帝所说的那片新大陆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又病死了一批人。 若不是当地有人帮助了他们,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活下去。 天佑大宋,天佑华夏。 总之,这其中的辛酸,很难述说。 赵桓当然能想象得到沈浪的难。 他甚至做好沈浪死在外面的打算了。 “沈爱卿,你受苦了!” 皇帝握着沈浪的双手,他双目中绽放出炽热的光芒。 “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同样是说过这句话的张如的确已经死了,但是沈浪却绝不会如张如那样。 不仅如此,赵桓还要让沈浪,帮助大宋,打开一个新世界! 大宋工业革命的火焰已经被赵桓点燃,而伴随着工业革命到来的新航海,也必然会在大宋掀起前所未有的风浪。 赵桓相信,那些史官即便穷尽其一生的辞藻,也无法赞美出他和他这个时代的功勋。 君臣二人,便做宫中秉烛夜谈。 沈浪将自己所见所闻,说给赵桓听。 整整三天三夜,就像当年卫鞅与秦孝公说他的富国强兵之策一样! 第四天,皇帝依然没有上朝,也没有去过问南方旱情之事。 而是和沈浪一起,在御花园开始刨土,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