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楼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修真大工业时代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一章 危险的试验

第九十一章 危险的试验

    大地上,大洋集团所在的晨土之洲,已经是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只是此时大家的目光,却大都在太空中。

    太空中,一场前所未有的试验,即将开始。

    张浩左手边是与周雪瑶的儿子张晓宁,如今的张晓宁已经是洞虚境界的高手,距离归真境界只差一步之遥。不仅修为出色,科学技术与研究也名列前茅,这一次超时空旅行技术的研发中,张晓宁就有参与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中。

    现在的张晓宁,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张浩的右手边则是刚刚成长起来、亭亭玉立的女儿张晓霞。这是张浩与李媛媛的女儿。与大部分女孩一样,张晓霞虽然出身好,但并没有喜好科学技术。

    而另一方面,与绝大部分皇家公主一般,张晓霞从小就喜欢政治,并以刘欣雨为目标!

    如今多次表示要插手大洋集团外交方面的事情,不过都被张浩给按了下去。女孩家家的,有这样的想法,稍微有点不符国际安标准。

    此外,刘欣雨也带着太子刘新海过来了。现在的刘新海,已经43岁了,不过趟上刘欣雨这样的母亲,暂时只能顶着太子的名头,去做别的事情了。

    实际上当前世界各国的太子、各大集团的继承人,都是这样的尴尬地位。就算是大洋集团的‘太子’张晓宁,也只能去参与科学研究,争取能主持一方、而不是局。

    张浩身边还有太多的人员一起观礼。

    前方太空中,一座特制的宇宙飞船,已经做好了准备。与别的宇宙飞船相比,这飞船的发动机和核聚变核心部分,足足占据飞船一半的体积。

    整个飞船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粗短的火箭,后面还‘捆绑’了六个发动机组;每一个发动机组都有九个电浆发动机。

    最中央还有一个主要发动机组群,有足足27台发动机——这位置就能塞下这么多了。

    在飞船的侧方、乃至前方还有大大小小20台发动机,那是用来转向、减速等作用的。

    飞船长度约300米,直径约60米;其整体质量达到了12万吨,超过理论数值的8万吨——按照大洋集团的计算,以及从玄黄文明资料中得到的数据,只有当质量大于8万吨的时候,在达到光速03倍的时候,才能激起时空的褶皱。

    太低了不行,会‘打水漂’。太高了,发动机不给力。

    以大洋集团目前的技术,眼下这样的飞船已经是最经济的设计了。再大不是不可以,但费用将呈现几何倍数增加。

    飞船的技术,包括最新的磁流体发电机、最新的电浆发动机、最新的人工重力系统、最新的粒子武器——质子炮,这些都是进行超时空旅行的必备技术。尤其是质子炮,是打破时空的最好武器——暂时的,也是理论上的。

    质子炮,可以看做是一种另类的粒子加速器,是将一连串质子加速到099倍光速,在这种极速状态下,在时空产生褶皱的前提下,携带电荷与电磁场的质子炮有希望打断时空的连续性。

    这是真正的高科技,但也是真正的危险试验。这可是挑战时空规则,其中还用到了不少“欺骗世界”的手段。一个操作不当,恐怕就算是归真境界的高手,都会被时空给绞碎,连原子都不会留下。

    负责此次测试的驾驶员、或者说船长,是冯松杰,副船长是余江。

    两人早在大洋集团生产第一架客运飞机的时候,就成为飞行员了。此后各有发展,但最终还是加入到了太空序列,并杀出重围,成为第一艘超时空飞船“旅行者”号的驾驶员。

    而两人的修为,也已经达到归真境界!没有谁能知道超时空穿梭将遭遇怎样的问题,那么船长的修为更高一些,似乎更加保险一些。

    其余船员也几乎都是修为在洞虚境界的、且具备相当科学素养的人才。这些人才就算是在大洋集团这里,也是重要人才,但为了测试这有史以来第一座天元星完自产的超时空飞船,他们却不得不从事这项极为危险的任务。

    这项任务有太多了的危险。

    如果超时空旅行成功了,万一找不到回来的路咋办?这种可能性还挺高的,根据飞船设计人员林颖豪的计算,加上赵大河的天文计算,可能性高达一半。

    注意了,这个‘一半’指的是在超时空旅行成功的前提下。如果不成功,就算了。

    此外,超时空旅行还有一半的死亡概率——在进入超时空旅行过程中,有一半的死亡概率。大家现在对四维世界、对超时空理论等,都一知半解。只是巨大的生存压力,让大家不得不冒险尝试技术。

    最后,飞船能够打断时空的连续性、并且切入到超时空层面,本身就只有三成的概率!

    最后就算所有的都顺利,万一遇到强大的外星文明、且是不太友好的外星文明,大家需要在第一时间选择自我毁灭,绝对完的自我毁灭,防止被俘虏。

    总之这并不是一项成熟的技术。而参与测试的人员,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遗书。

    因为如此危险,还要如此严格,加上还要保密的需求等,暂时参与这项计划的,都是大洋集团的人。

    张浩静静地看着,完没有下达命令。

    真正下达点火命令的,是科学家。这不是一项军事行动,更不是一项耍酷的杂技表演,这是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因此,何时点火,需要专业人员来判断。

    在总指挥林颖豪的一声命令下,飞船开始点火。先是热机和测试。飞船上的发动机两两成对的点火测试,而且是强大的脉冲式点火。通过长达半个小时的检测,所有发动机工作正常、状态完美。

    随后,再等待17个小时后,才下达了部点火的命令。

    此时,在天文上,天元星公转的切线方向,与太阳公转的切线方向大致相同,如此飞船从天元星上起飞,将直接借用到30公里每秒的环绕的速度;又因为其前进方向刚好与太阳的公转方向相同,可以借到太阳公转速度——250公里每秒!

    所有发动机喷发出淡蓝色的尾焰,那是高温的电浆。随后尾焰逐渐加大,终于在一分钟后变成淡蓝色、带有点点紫色的脉冲光路。整个飞船后方,仿佛一颗蓝色的小太阳,高温炙烤着万里之外的人——此时飞船已经飞到万里之外了。

    至此发动机完开启,飞船以500米的加速度急速冲出。500米的加速度,足以将普通人压成锅贴。好在飞船上修为最低的都是洞虚境界。

    飞船是沿着天元星轨道切线方向飞出去的。如此,能最大的借用天元星本身的公转速度——30公里每秒。

    虽然30公里的秒速度在03倍光速、约9万公里的秒速下几乎可以忽略,但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在太阳的引力下,飞船划着越发开放的弧线,‘渐渐’远去。

    当飞船加速十分钟后,飞船距离天元星已经有10万多公里、并且已经摆脱天元星公转轨道,向外太空冲去。

    此时飞船速度约为320公里每秒(相对天元星)。飞船后方的火焰依旧呈现紫蓝色,煞是美丽。

    当飞船加速30分钟后,已经离开天元星约180万公里,相对天元星,飞船的速度已经达到920公里每秒。到了这时候,飞船后方本来紫蓝色的尾焰,其紫色已经开始变淡。红移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不过此时肉眼已经几乎无法辨别飞船的尾焰,哪怕是归真境界的高手。只能通过前方布置的探测器观测。

    等飞船加速10个小时,飞船速度已经达到18万公里每秒(相对太阳)。此时飞船的尾焰,已经完没有紫色了,蓝色也不再那么透亮,已经有淡淡的红晕开始出现。红移现象已经开始明显。

    而此时飞船的加速,也从500米,降低到492米。

    不过此时飞船已经离开天元星33亿公里。飞船已经切入到木星的轨道外围。此时飞船的飞行轨迹,几乎就是一条直线,太阳的引力已经几乎可以忽略。

    而此时飞船前进的方向,与太阳公转的方向,基本重合。

    飞船还在加速,冲过木星、再冲过一个个行星轨道,等到36小时后,终于冲过天元星恒星系最外围的行星冥王星轨道,进入恒星系外围。而飞船的移动距离,已经超过30亿公里。

    这里太阳的引力已经极低,飞船继续加速。

    而此时从望远镜上看到的飞船的尾焰,已经是明显的红色。红移现象已经十分明显。加上随着速度增加,飞船质量也在增加,因此飞船的加速能力,也渐渐从最初的500米、降低到422米。

    飞船速度已经达到591万公里每秒!距离预期的9万公里秒速度,似乎已经完成六成!

    不过真正的困难,却才刚刚开始。

    随着速度不断增加,电浆发动机的工作负荷会出现一些变化和干扰。时空、能量本就相互影响。而且速度增加,红移现象越发明显,飞船的加速能力也开始降低。而飞船的能耗,却反而还在攀升中。

    能耗增加、功率降低,导致飞船的船体出现颤抖。

    船长冯松杰冷静的检查了发动机、核岛的运转状况,并咨询了计算机控制人员情况后,下令将负荷降低3。

    飞船加速能力受到一些影响,这将消耗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速度。不过飞船的性能却稳定了下来。

    飞船继续加速,再次加速达54个小时后,飞船速度终于达到了计划中的30的光速,9万公里每秒。速速甚至还稍微超出一点点。

    在飞船新的探测仪器上,果然如同预期一样出现时空涟漪,也可以称之为时空褶皱。

    在探测器上,前方的空间出现一道或者两道不明显的波动,它们呈现半球形笼罩在飞船前方。

    这波动依旧看不见摸不着,但依靠专业的探测器,却可以侦察到——前方光线、电磁射线等,出现扭曲、折射。

    时空变得极不平滑!

    冯松杰深吸一口气,下令道:“发动机功率保留55,对发动机轮流检查。

    剩下的能量转移到质子炮。质子炮准备蓄能,检查质子炮参数,务必做到零误差!

    侦查组准备,总结时空褶皱的规律,计算质子炮最佳攻击时间!

    其余船员各就各位,按照培训的做好准备。记住,在太空中、在超时空旅行中,不管发生什么,一定要保护飞船!

    没有飞船,我们所有人都将有去无回。

    战斗小组,着装机甲。一级备战!”

    “是!”

    众人严肃应答。

    气氛严肃起来,倒计时一点点结束。终于某一刻,当所有数据汇总到冯松杰这里后,冯松杰和副船长余江分别盖章签字,正式下达命令:

    “质子炮,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