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拿到银针
那小厮见她们两个女人,居然声称能治好他们汪老板的病,他自然是不信的。 汪老板这头疼的毛病已经几个月了,看了不少的大夫都未能见好,也查不出是什么毛病来,她们两个女人能有什么办法。 听到这小厮的质疑,牛婶终于开口说道:“她都能治好一个傻子,医术高着呢!你凭啥看不起人?!” 小厮见牛婶这般,笃定了她们就是想来闹事骗钱的,正要把她们赶出去。 纪颜宁抬手道:“这位小哥,我们没说不点东西,给我们上一壶茶,两盘糕点。” 牛婶刚要说什么,就已经被纪颜宁用眼神给制止了。 听到纪颜宁说要点东西,小厮倒是换了一个好脸色,带着她们来到了一张空桌旁。 纪颜宁和牛婶坐了下来,等着他们上茶点。 牛婶肉疼的说道:“这里的茶点不划算,听说光一壶茶就要一钱银子呢!” 纪颜宁道:“不要紧。” 牛婶看着纪颜宁这般大方的模样,心中暗自腹诽道,你是大小姐自然是不要紧,可是一钱银子对别人来说,已经很多了,拿来喝茶,太过浪费! 没多久,小厮就将茶水和糕点端到了她们的桌子上。 纪颜宁对那小厮轻笑道:“这位小哥,若是你们汪老板来了,可以告知我们吗?” 那小厮看着纪颜宁这副模样,心倒是软了下来。 这么好看的姑娘应该不会是个骗子才是。 他说道:“罢了,我去告诉掌柜,若是掌柜不愿意找汪老板过来,那我也没办法了。” 纪颜宁颔首,双眼含笑:“多谢小哥。” 小厮朝着他们掌柜的方向走了过去,随即和他说起了纪颜宁的事情。 不一会儿,掌柜已经走到了她们的跟前。 “你们说可以治好我们老板的头疼病?”掌柜打量着她们两个人。 纪颜宁颔首,说道:“我们可以试试。” 掌柜说道:“说要试的人多了,可是能治好的却还没有。” “那你要如何才能相信我们呢?”纪颜宁看着他问道。 掌柜说道:“我让两个人过来,若是你能诊断出她们都有什么病症,我就相信你。” 纪颜宁点了点头。 见他这般自信不怯场,掌柜倒是很快就叫来了两个男人。 纪颜宁给他们都细细诊脉,轻易就能说出了他们的病症,甚至连药方都写出来了,掌柜拿去给医馆的大夫鉴别了一下,倒是觉得十分的妥当。 他们这才相信纪颜宁会医术。 于是掌柜带着纪颜宁和牛婶直接来到了汪老板的宅子里,将这件事禀报了进去。 有人自荐医治,汪老板倒是很意外,但是看到医者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姑娘,他原本的希望也变得渺茫起来。 纪颜宁给汪老板诊脉,有细细询问了一遍他的病症,观察他的双眼,这才确定他是真的中毒了。 “这病我确实能治,但是我需要两副银针。”纪颜宁开口对汪老板说道。 汪老板微微挑眉,看着眼前这十几岁的姑娘,有些不相信地问道:“你确有把握?” 纪颜宁点头,说道:“自然是有把握的,若是汪老板愿意相信我,这头疼之症很快就会缓解,甚至根除。” 汪老板微眯起双眼,看着眼前的纪颜宁,仍是有些不信任她。 纪颜宁道:“在有疗效之前,我先不收你的诊金,你只需要给我准备两副银针即可。” 两副银针怎么也得好几两银子,不过对于饱受头疼折磨的汪老板来说,这倒不算什么。 死马当成活马医,他愿意一试,随即吩咐人给纪颜宁买了两副银针。 汪宅的人很快就买了银针回来,纪颜宁倒是不含糊,用银针直接扎在汪老板头顶的穴道之上,又割破了他的两个食指,流出了黑色的血。 大约流下了半碗黑血之后,纪颜宁这才将银针收了起来。 在一旁的牛婶和掌柜看着这架势,倒是有些惊讶。 纪颜宁取下银针之后,汪老板的脑袋清爽了许多,连头疼的感觉都没有了。 现在他倒是觉得纪颜宁所言不假了。 “真的有效果,赵姑娘的医术果然不错。”汪老板赞叹道。 纪颜宁说道:“这只是暂时的压制住了头疼感而已,你这头疼已经几个月了,要喝药才能彻底根除,我给你开给方子,连续服用五日即可。” 汪老板让人准备笔墨纸砚,放在了桌子上。 纪颜宁提笔写下了方子,轻轻吹干,随即递给了汪老板。 她的字写得行云流水,干净无比,一看便知道是下过不少功夫的,汪老板并不是不识货之人,看到这字迹便知眼前这姑娘不简单,笑道:“看来之前是我误会了赵姑娘,这诊金一定少不了你们的。” 牛婶在一旁听到有诊金,立马喜笑颜开起来。 纪颜宁说道:“诊金多少无所谓,不过我希望汪老板能把这两副银针送给我。” 汪老板笑意更深,说道:“无妨,我要这银针无用,若是赵姑娘想要拿去便是。” 纪颜宁眼眸弯弯,随即将两副银针收了起来。 一副银针用来治病,一副用来防身,正好。 牛婶惊讶地看着纪颜宁,难不成她居然只要这两副银针,就不打算收诊金了吗? “赵姑娘,我们……没有带够钱坐牛车回去呢。”牛婶看着纪颜宁一脸为难地说道。 “赵姑娘医术如此之高超,不如去医馆坐诊,月钱不低。不过这次的诊金我还是要给的。”汪老板说着看向了掌柜,说道,“去支十两银子给赵姑娘当诊金。” 十两……牛婶瞪大了眼睛,这么多银子,居然那么容易就拿到了! 当初她打算卖掉赵姑娘也不过就是这个价格而已。 纪颜宁微微颔首,拿了诊金之后便告辞带着牛婶离开了。 牛婶一直在看着纪颜宁手中的钱袋子,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是好。 纪颜宁从钱袋子里拿出了五两银子,递给牛婶:“我们各自五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