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董佳宁的两个姐姐都是小学就辍了学,后来到了年纪就嫁了人,贴补娘家,照料小弟了。 这么千辛万苦得来的一个儿子,自然是千宠万爱,不仅爷爷奶奶宠着,父母惯着,几个姐姐照顾着。等到姐姐们出嫁了,逢年过节就要给小弟好吃的好玩的,要多少钱给多少钱。 到了现在,董佳宁的弟弟还在家里什么事不干,父母养着,成天吃喝玩乐,还有点赌钱的习惯。 包括董佳宁的父母,包括董佳宁,都不敢让弟媳妇知道这件事。因为在农村里,一旦知道丈夫赌钱,十之八九是立刻要离婚,一刀两断的。 因为赌博家破人亡的人家,实在太多了。 林铭诚跟董佳宁家同在一个村,隔得近,小学在一块儿读的。林铭诚长得俊,从小村子里的姑娘们都喜欢他,为了他打架的都有。 林铭诚家富裕,林铭诚又争气,从小到大成绩好,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是全村人都竖大拇指的小伙子。可这么一个有大出息的小伙子,后来跟董佳宁来提亲,惊呆了全村人的眼珠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个村子就那么大,董佳宁小时候成天跟着林铭诚玩,长大了也爱三不五时地去林家,整张脸都写着对林铭诚的心思。可是林铭诚是什么人,林家在市里买了房子,林家又是一个大家族,林铭诚大可以找一个大学生,或者找一个城里的姑娘,怎么就猪油蒙了心,找了董佳宁这么一个村姑呢? 连董家自己都不明白,董佳宁怎么就招了大运,碰上了这么一个金龟婿,但是这不妨碍他们想都没想,一口就答应了婚事。 这么一门明显高攀的婚事,丈夫还是董佳宁喜欢了半辈子的男人,董佳宁这些年简直是诚惶诚恐地对着林铭诚,对着林铭诚一家,从来都是百依百顺的。 房间里的灯光昏暗,只有一盏台灯散发着白光,董佳宁瞧着自己儿子低垂的眉眼,“小亭,你是爸爸妈妈唯一的孩子,是林家唯一的孙子,是要挑担子的。你已经十六岁了,要知道自己的责任了。现在社会竞争压力那么大,多少人一辈子都在京城买不起一个厕所。你现在成绩这么差,我跟你爸在亲戚朋友面前,哪里有面子说话,怎么挺直腰杆子做人?” “你不好好读书,这年头社会又不要农民了,你以后能干什么?你喜欢那些诗啊词啊,那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又不能吃又不能喝,也不能帮你提高成绩,喜欢那些真得没用。 “小亭,你是爸妈亲生的,爸妈难道还会对你不好吗?你看妈就是吃了没读书的亏,现在连事业单位编制都没有,工作了这么多年,就是个临时工。爸妈挣钱不容易,你长大了,要学会体谅爸妈,明白吗?” 第13章 华国的父母通常意义上跟自己孩子说话,并没有打算征求孩子的同意,也没打算询问孩子的意见,而是在命令孩子。 他们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而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他们自然而然地替自己的孩子做了一切的决定。 他们也并不怎么跟孩子解释自己的决定,他们天然地以为,孩子们根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他们认为,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孩子们自然会理解父母的好。 养儿方知父母恩,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董佳宁跟林暮亭说这番话,并不是在向林暮亭解释什么,而是要求林暮亭按照她说的来做。 林暮亭太明白自己妈妈这番话的用意了,她甚至不需要自己说什么话,只需要自己点头,并且执行她跟林铭诚的计划就够了。 “妈妈”林暮亭尝试心平气和地跟自己妈妈说话,“我们学校虽然有16个理科班,但还是有4个文科班的……..”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董佳宁耐着性子跟林暮亭说了这么多,自认为已经是非常讲理开明了,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怎么自己儿子还这么不听劝,“文科班有多少男孩子,都是女孩子才去的。女孩子读文科班干什么,都是去读师范啊外语啊。读师范出来也就是做个老师,你外婆邻居的那个女儿在京城高中做了十几年老师了,一个月也就大几千的工资,实打实的。这个工资女孩子还行,就图一个稳定,男孩子是要挣钱养家的,你拿这个工资,连租个房子吃饭都够呛,难不成还要爸妈到时候来养你?” 林暮亭觉得自己妈妈真的是不讲道理极了,“读文科没有只能当老师这条出路,很多专业都是收文科生的。” “你几个表哥表姐,高考就考了两三百分,都学的文科”董佳宁口气越来越冲,“文科班里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什么老师,比得过理科班吗?都是不中用的学生,才会选文科!你要是选了文科,不就跟你几个表哥表姐一样,我跟你爸怎么在亲戚朋友面前抬起头来?” 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你是不是就存了这个心思,所以就不好好做题,就想着投机取巧,以后去读文科班?你上个学期期末考了第几名,敢情你心里还了心思,不想着好好努力做题,去读没出息的文科了是吧?我告诉你,不可能,趁早给我消了这个念头,听见了没有?” 任何人疾言厉色的时候,都会显得有些咄咄逼人。董佳宁本来清秀的五官,因为怒火,冷着一张脸,看上去不仅不近人情,而是非常强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