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楼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在线阅读 - 第539章 盖别墅?

第539章 盖别墅?

    姥姥熟知各种院落,特别是京都的四合院。也见识过花园洋房,可独栋的住宅楼她老人家知道的不多,最熟悉的就是悠悠妈在京华的别墅了。

    和村里人不同,说道盖楼房,姥姥却是满腹心事。

    她扭头看了眼后座上熟睡的三人,小声的对悠悠说“悠悠啊,你妈在京华大学的别墅是好,可姥娘觉得咱农村人盖那样的楼房,还没有平房合适。

    别墅的院子里种花草合适,可咱庄稼人,谁家不养鸡狗猪羊,家家都有几大垛柴禾和饲草,想想都觉得别扭。”

    悠悠想到漂亮的别墅前,满院子的鸡鸭、猪圈羊棚和柴禾垛,顿时一阵恶寒。

    “那就不养呗,现在村里集中养殖,各家都不养牲畜,干净还省事,不挺好的。”悠悠想的挺美。

    可姥姥不这么想“人省事了,可钱也没了,吃个鸡蛋都得花钱买。以前咱们村谁家不淹几百个咸鸭蛋,今年就淹几十个,让孩子和老人吃个稀罕。”

    “至于吗,一百个鸭蛋才十来块钱,有钱不花放着白搭。”悠悠对现在人们的生活观念依然不能理解。

    韩屯村家家都有十万的存款,人人都有工作,可家庭养殖的习惯不仅没丢,反而养的更多。

    从七六年开始,几乎成了习惯,各家一次都养十头猪,一年养两次,每家都是两个猪圈。

    每家都养十多头青山羊,三四十只鸡。鸭子鹅家家都喂上百只,村前的塘子坑边上,撘满了鸭棚。

    光是靠养殖,每户年收入都接近五千元。虽韩屯村饲草丰富,可养的多了也很辛苦。

    打扫卫生出圈又脏又累,一天不扫就臭味熏天。尽管悠悠暗地里定期喷洒各种药物,个别懒惰的人家依然是脏乱差。

    五千元在这个年代可是笔巨款,别说是农村了,就是国家工作人员,也不会放弃这项收入。

    这两年实行了生产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饲料也多了,可一家最多也就是喂两头猪。

    附近滩区的村庄,黄河岸边部被悠悠种上了苜蓿草,不过他们村的滩涂地最多百十亩,每户只能养三四头猪。

    韩屯和石庙村,由于黄河北移,滩涂地多达几百亩,为村民养殖提供的富足的饲料。

    像平城县的李村,黄河南移,村里的耕地都成了河底,庄稼种到了河沿边,苜蓿草都被他们锄干净了。

    养鸭子是靠的村前的千亩塘子坑,冬季喂苜蓿草粉。石庙村的塘子坑面积少,多的一家养十几只,还有好多人家没养。

    韩屯村正是靠了这些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养殖才能迅速的发展起来,家家收入居丰。

    要是让村民在养殖和住楼中选择,估计大家宁愿住平房,也不会放弃养殖。

    娘俩说着说着,不自觉的声音就大了,二爷年纪大觉浅,车子稍微的颠簸,就醒了过来。

    听了娘俩的议论,担心的问“秀芹,俺没出过远门,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别墅。以前成天楼上楼下的喊口号,知道住楼是好事。

    可听了你刚才的话,俺咋猜思着不对劲。咱庄稼人不喂生灵(家畜)可不行,别说现在一年买几千块钱了,就是一年二三百块,也是笔大收入,够给家里置办个大件。”

    姥姥赶紧给他解释“二爷,我就在京都见过婉莹的别墅,也没见过农村的楼房是啥样。就是觉得京都的别墅住着是好,可养生灵子不太合适。咱这不是去参观吗,到地方就知道了。”

    二爷也说“原来养一头猪也没觉得咋着,这养的多了,家里的味道确实不好。特别是阴雨天,满院子都是猪粪的臭味。

    依俺说,盖楼还不如建个好猪圈,就像咱村里的猪圈那样,自动刮粪,自来水冲洗,干净卫生。各家再建个沼气池,做饭都不用烧锅。

    沼渣肥地比土杂肥好,一年清理两次就行,比天天出圈轻省多了。”

    得,娘俩纠结的养殖问题,被二爷一句话给解决了。要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伟大的,实践出真知。

    悠悠由衷的敬佩“老姥爷,您老就是高,境界高眼界也高,不愧是村里的家族长,领路人。”

    二爷紧张的说话都打别“悠悠,现在可不行封建那一套,俺可不是啥家族长。要说领路人,你舅姥爷才是。”

    姥姥也不管悠悠正在开车,伸手照着悠悠的后背就给了几捶“让你胡说,越大越没把门的。好好开车,大人说话小孩子少插嘴。

    不过二爷,悠悠说的也对,您老这想法确实好。”

    唉,咋又犯了这个年代的忌讳,家族长自解放后就被归入封建残余之列,属于被批斗的范围。

    虽说改革开放三年多了,可经过解放后三十多年的洗脑,人们的言论还是没放开,好多的话心里认可不敢公开的说出口。

    悠悠认命的闭嘴,可姥姥和二爷聊开了,话题就是各家建猪圈和沼气池,用工用料成本面面俱到。

    农学院给村里建猪圈和沼气池时,二爷程陪同,各个环节门清。

    据他老人家估算,建成两个高标准的猪舍和一个小型的沼气池,得花费二千多元,能建一处五间主房的砖瓦院子。

    二爷发愁的说“花费大咱村里不怕,沙子水泥和钢筋难办?村人都建,用量太大了。”

    “二爷,这些物资都包在我身上,您老给大伙说声,尽管放心的建。”有悠悠的商城做后盾,姥姥话说的特有底气。

    悠悠商人本性使然,特别的肉疼,后世的环评要求严,这些物资供应充裕足可价格高啊。

    现在,这些物资属于国家调控范围,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缺口越来越大,计划内外价格差了两倍。即便是市场上的最高价,也比悠悠商城里的价格便宜。

    平时乡亲们用沙子水泥,都是托悠悠姥姥代买,姥姥部按照国家定价收钱。

    每次倒腾这些货物,悠悠都喊亏本,姥姥就说她奸商,属貔貅的,只进不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