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楼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在线阅读 - 第271章 抓阄建房

第271章 抓阄建房

    “高高三”不得劲了,举着酒杯说“爷们,喝酒,大过年的咱不说这丧气话。ena`”

    韩道伟笑着和大家说“对,大过年的咱说个痛快事,援朝想着帮咱村建学校,争取建个联中,实在不行也得建个完小,以后孩子们在村里就能读完小学了。”

    “这是好事,援朝,只要咱们能帮的上的,你只管开口,俺们大家保证都听你的。”

    三舅告诉大家,“年后,国家黄委给滩区村庄垫防台,咱村老首长给打了招呼,给垫个十亩的大防台,并在上面给卫生室盖二十件房子,这是咱德才爷的功劳。

    要是联中批下来,看黄委能给一块垫起来不,咱现在的防台是三亩,要是成联中,最少也得垫成十亩。要是真的能成,有了这二十亩的防台,以后再上水,咱也不怕了。”

    “那敢情好,明天,咱都早起,给德才大爷爷磕头去。咱大爷爷从没说过,他救过那么大的首长,人家报恩都没地方找去,要不是碰巧了,咱大爷爷一辈子也不会说出来,这才是咱韩屯村的榜样。”

    大伙七嘴八舌的议论着,逮那说那,最后就说到年后盖房子的事。地里已经化冻了,可以取土垫宅基了,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从正月初六就开始盖房子。

    接着又议论谁先谁后的问题,舅姥爷说“别的俺不管,咱得先把仨户孤寡老人的盖起来,特别是‘大一号’家,他现在可是三家挤在一起,得先盖他们的。”

    “高高三”接上了,“盖完他们的就盖俺的吧,她娘俩天天呛呛,俺真怕了。”

    大伙用脚踢他“滚犊子,丢人的玩意,咱村的脸面都让你爷俩丢光了,你还有脸说,你爹分家就不对,你还想着跟他学,也跟你娘分家另过。”

    年前,大家把砖瓦木料都备齐了,谁不想着早盖房啊。最后,还是舅姥爷拿的主意。“咱抓阄,道伟你去写,趁着大伙都在,咱现在就抓。”结果,“高高三”抓了最后一个,大伙看着他的苦瓜脸,笑的喘不过气来。

    姥姥和舅妈带着孩子在西面的里屋里玩,炕桌上放着各种零嘴,花生、瓜子、糖块、蜜枣和柿饼等,苹果、桔子等新鲜水果也没敢拿上来。

    今年的冬天,家里的水果就没断过,苹果、梨、桔子这些还好说,冬枣、石榴、鲜桃、葡萄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姥爷表现的最淡定,他到底是京都的贵族,以前见识的多了,对此一点也不意外。

    只是私下里嘱咐姥姥“你不用处处顾着我,别费劲淘换这些东西了,咱在这都过了十年了,没有这些东西不一样过来了。

    我还能活几年,不能为了我,把孩子们给拖累了,昊昊眼看着就长大了,多存些钱没错。

    能在这里安稳的过下去,我就知足了,特别是看着仨孩子,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这两年,我的身体越来越好,真没必要吃这些东西。”

    姥姥到底也没对姥爷说实话,“你没出去过,现在这些东西都能买到,咱又不是吃不起,买了你就吃。俺心里有数,给孩子们存下钱了,足够他们用的。

    就咱这小代销点,俺大部分是在外面进的货,每年营业额都二万多,你算下得挣多少,咱没必要为了省俩钱,亏着自己。别人咋过咱不管,以前咱就是这么过的,现在有条件了,咱还这么过。”

    悠悠看着满屋子欢声笑语的人,感到格外的满足,靠着姥姥,一会就睡着了。

    大年初一早上三点,悠悠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给乱醒了,村里人过好了,买的鞭炮都是一百响的,此起彼伏的响着,大伙心里高兴,起的就早。

    早上喝的是韭菜鸡蛋的饺子,里面掺了些海米,那味道是真鲜。大舅妈说“俺是头一次觉得素馅的饺子好吃,这人啊,就是贱,以前盼着吃顿肉馅的饺子,现在咋觉得韭菜馅的饺子好吃了那。”

    大街上,人们都穿着新衣,那叫个精神,和七五年的春节大不相同。七五年的春节,人们穿的是黑灰蓝,只有孩子穿件鲜亮的衣服,大部分还是粗布的。

    今年,妇女都穿上了织锦缎的棉袄,孩子们穿得是鲜艳的运动服,男人们穿着涤卡的干部服,就连老头也是一身干部服。

    另外,今年妇女顶方围巾的不多了,大伙看见悠悠舅妈她们的长围巾暖和还好看,都买毛线织了一条,围在脖子里,和织锦缎非常相配。

    村里的老太太,也都做了一件活面的棉袄,虽然不是织锦缎的,不过也是万寿纹的酱红色绸缎。

    这应该是“高高三”妻子王兰芝的功劳。她带头给“小老妈妈”做了件棉袄,别的儿媳就坐不住了,跟着就有做的,最后剩下的,也不好意思了,都比着做吧。

    四五十岁的能做织锦缎的,六七十岁的就嫌织锦缎太鲜艳了,姥姥要的织锦缎都是新鲜的颜色。还好,悠悠让姥姥买了一匹酱红色的万寿纹绸缎,就拿了出来。这批缎子价格也低,四元一米,十块钱就够做一件棉袄的。

    老太太上身唐装袄,下身黑色的条绒裤子,人都显得年轻。好多老年人也不顾年节的忌讳了,扯着自己身上的袄,说“以前,哪敢想这辈子能穿上绸子袄,老二奶奶要强了一辈子,还是喂猪才扯了件绸子的送老衣。那里比得上咱们,活着就穿上了。要不说啊,人得活着才能享福,这死了啊,啥都没了。死了死了,可不是死了就没有的意思。”

    宝山的奶奶穿着一身新衣,到处的显摆,棉袄是二盼做的,裤子是三当买的,围巾是四栓织的。大伙听着她叫的名字,笑得前仰后合的。

    四栓红着脸,大声的说“奶奶,给您说好几遍了,俺二姐叫赵芬,三姐叫赵芳,俺叫赵萍,妹妹叫赵荷,别再忘了。”这是她上学后,老师给她们姐妹起的名。

    舅姥爷他们穿上呢子大衣,整个人气质都变了。大舅妈说“姑,还是您买的东西好,比百货楼里的好多了,俺头一次看到这么好的衣服。”

    爸爸偷着对姥姥说“妈,您买的这衣服质量真好,俺在英国留学时,穿的呢子衣服,也没这好。没想到,咱国家发展的这么快。”

    悠悠心想,您老眼光可是毒,这是七十多年后的精品,质量能不好吗。其实,现在百货楼里面的呢子大衣,质量也不错,就是款式不好,又肥又大的,没个腰身。

    “高高三”磨着把大舅的衣服试穿了一会,“轻巧,暖和,可惜啊衣服太长了。”大伙笑着说他;“确实是衣服长了,不是你的个子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