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页
他立刻躬身施礼,“孩儿绝不让父亲失望!” …… 金城县城内,范宁在知州苏辙的陪同下巡视县城。 县城很大,属于中大型城池,人口约五万,城外的农民都搬进了县城,白天出城劳作,晚上回来睡觉。 县城内原本十分喧杂,但自从宋军搬到城外驻营后,县城内又恢复了原来的安静。 大街上没有从前家家关门闭户的情形了,一切秩序都很正常,几家酒馆生意还不错。 “你说白天农民出城劳作,晚上回来睡觉,那夜里玉米田遭到敌军破坏怎么办?” 苏辙摇摇头苦笑道:“事实上,敌军倒很少破坏玉米田,破坏玉米田的罪魁祸首是野猪,它们特别喜欢啃食香甜多汁的嫩玉米杆,普通农民拿它们没办法,巡哨遇到了,由巡哨去收拾它们,所以农民夜里去不去守田都一样。” 这时,路边两名正在聊天的老者看见苏辙,连忙躬身行礼。 苏辙也在马上给他们回礼。 这已经是范宁看到第三十几人给苏辙行礼了,他忍不住笑道:“看来应州的百姓都很敬重子由!” 苏辙叹口气道:“他们的敬重只会给卑职施加更大的压力,令卑职一时一刻都不敢怠慢,唯恐辜负了百姓。” 范宁大笑,苏辙还真会说话。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躬身禀报道:“启禀范相公,杨老将军请范相公去军营,有急事!” 第七百二十章 银盒密旨 范宁返回了军营,刚到中军大帐前,杨文广便出来禀报,“启禀枢密使,烈山部酋长又派儿子来了。” “人现在在哪里?” “就在侧帐,刘司马正在和他交谈。” 范宁并没有急着去侧帐,而是回大帐坐下,有随从上了茶。 他喝了口茶问道:“他是直接来军营,还是走别的渠道?” 杨文广连忙道:“上次我们约好,在河阴县联络,卑职派了专人在那里,他去的就是河阴县,然后穿上宋军盔甲跟随骑兵返回金城县。” “一共来了多少人?” “加上都山本人,一共来了三人,两名随从。” 这时,刘奎走了进来笑道:“烈山部的酋长很大气,居然把金狼头令交给儿子带来了。” 说完,他将一支用黄金铸成的金狼头手令递给了范宁。 范宁拾起手令放在手中端详,重约一斤,做工精致,金光闪闪,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这是真的金狼头令?”范宁笑问道。 刘奎道:“应该是真的,卑职见过克烈部的金狼头令,和这个很像。” “他怎么说?”范宁把金狼头令放回桌上。 “启禀枢密使,他说计划有变,乃蛮部和达旦部都不同意单独和宋军一战,而且西京辽军主将也不会批准他们单独出战。” “那他们是什么意思?”范宁不露声色问道。 “他们的意思是说,等辽军和宋军在原野上决战时,他们将不战而溃,这样也不会引起辽军的怀疑。” “哼!” 范宁冷冷哼了一声,“他们这是多么希望我们和辽军进行原野决战?” 旁边杨文广道:“请枢密使容卑职进一言!” “老将军请说!” 杨文广沉声道:“卑职认为,我们和辽军在原野决战,恐怕难以避免,事实上,战争方式的选择权掌握在辽军手上。” “老将军认为辽军会摆开阵势和我们决战,而不是死守大同城?” 杨文广笑着摇摇头,“枢密使不知道娄烦关一战给耶律万山多么深刻的记忆,他极为害怕我们的铁火雷,绝不会再死守城池,一旦我们大军杀到大同城下,他一定会率军迎战。” 范宁点点头,指了指金狼头令又问刘奎,“他是用金狼头来取信我们?” “回禀相公,他是用金狼头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事实上,他愿意留在这里为人质,请我们相信他。” “金狼头令我无法辨别真假,我更不知道烈山部大酋长都卜罗的儿子长什么样,这让我怎么相信他们。” 这时,刚刚进帐,在一旁聆听的种谔躬身道:“枢密使,卑职有话想说!” “种老将军请说!” “枢密使似乎认为对方使诈,我们就会吃亏,事实上,对方就算使诈也并不可怕,我们一定会两手准备。” 范宁立刻反驳道:“可对方是准备在决战时使诈,战场上瞬息万变,我们很难把握住战机。” 种谔微微笑道:“这里面有个原则,主要看对方处于哪个位子作战,如果是前锋,那压根就不要考虑是否有内应,就算真是内应也没有意义,对方无法撤退,我们必须集中兵力毫不留情地打击。可如果是在两翼或者后军,那么对方就有机会撤退,我们同样毫不留情打击,对方若真是内应,他们自己会顺势撤退,如果不是内应,对我们也没有任何影响。” 范宁有点明白了,“种老将军的意思是说,不管他们是不是内应,我们都按照既定战术作战,不受它们的影响。” 种谔缓缓点头,“卑职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他们是不是使诈,根本不重要,我们相信宋军必胜,有无内应的区别只有伤亡程度不同而已。” “杨老将军呢?”范宁又问杨文广。 杨文广果断道:“卑职支持种老将军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