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页
韩琦问道:“三佛齐国的军队实力如何?” 范宁不慌不忙道:“三佛齐国号称拥兵二十万,根据我们从商人手中收集的情报,他们的实际兵力在八万左右,另外有十万后备军,装备较差,主要以从西方购买的皮甲为主,兵器是长矛,没有骑兵,士兵身材普遍矮小干瘦,战斗力大大低于宋军,他们水军比较强大,拥有千石战船三百余艘,水军士兵两三万人,在南洋地区很强大,但和宋军相比,他们弱势太明显。” “你打算动用多少军队?”富弼又问道。 范宁微微欠身道:“目前海外经略府总兵力是三万人,鲲州的五千人不动,然后耽州、琉璃岛、琉球府、吕宋岛和新港各驻军一千,剩下两万精锐将是这次我动用的全部兵力,战船一百二十艘,船员两万五千人。” “那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呢?”文彦博问道。 范宁继续道:“我们必须要达到四个目的,第一,全歼三佛齐国的水军,保证南洋地区只有我们的水军存在;其次三佛齐王国必须向大宋赔礼道歉,国王并质子于京城;第三、剿灭所有海盗;第四、三佛齐王国必须要割地赔钱,赔钱主要是他们造成的损失,我主张黄金百万两,然后是各地,我要他们必须割让海峡对面的土地两百里,在那里我们要建立第二个贸易商港,并驻扎水军。” …… 在随后的知政堂投票中,范宁的方案以全票通过,知政堂正式同意了高太后关于扩大海外经略府用兵权的建议。 范宁暗暗叹口气,谁敢再说这帮文人不重利,一定要打死他,昨天上午还口口声声说,礼仪上邦不辱弱邻,全票抵制自己扩权。 可当下午一场交易后,即今天就全票通过,再不提什么‘礼仪上邦不辱弱邻’了,这帮家伙啊!和商人一样现实。 范宁这样想当然也不完全对,知政堂的相国们变得这样唯利是图也是要看人的,若没有什么利益纠葛,说说大道理,谈谈上邦礼仪也不是不可以,但在范宁面前,再说这些光面堂皇的话就没有意思了。 在范宁这个挖财童子面前,争利益才是最现实的。 拿到了交战权,范宁当天晚上便连夜离开京城,返回泉州。 第五百五十一章 家增儿女 四天后,范宁抵达了扬州,扬州在两年前被货物中转重地后,这两年发展极为迅猛,尤其是沿江地区,出现了十几座大型码头和数百座巨型仓库,各州舟楫多如牛毛。 范宁的三千石坐船在运河上航行,运河上舟楫如织,一支支船队运载着沉甸甸的各种货物北上,上面盖着厚实的油布,看不出是什么货物,不过很有可能是琉球府和吕宋府运来的各种热带水果,或者就是吕宋府的第一季水稻。 运河里船只太多,航行变得有点缓慢,向远处望去,两岸分布着大片的稻田,远处是一座座精致的小村庄。 扬州早已普及了双季稻,产量很高,亩产达四百斤,是小麦的一倍。 这时,范宁忽然意外看见了大片玉米,让他一阵惊喜,扬州也开始种玉米了。 前年,范铁牛的玉米获得了丰收,去年他在自己的五千亩土地上全部种上玉米,刘院主也在自己的三千亩土地种了玉米,两人种的玉米去年再次获得丰收,亩产玉米粒达千斤,顿时轰动了平江府,平江府迅速上报朝廷,朝廷极为震动,相国韩绛和富弼亲自带着数十名官员赶到平江府实地查看。 当确定玉米产量为真实后,整个朝野为之振奋,抗旱、高产,这简直就是为北方旱地准备的粮食,从今年开始,陕西路和河北两路的每个县都选定了一定土地开始试种玉米,范铁牛也因此被授予伯爵,赏银万两,刘院主引推广有功,也被授予子爵。 他的另一个产品南瓜也已在江南地区推广,京城去年秋天上市了,一个南瓜售价达十贯钱,但估计今年开始大面积收获后,价格就会直线跳水。 范宁没想到扬州也开始种玉米了,范宁当然知道粮食产量是人口滋生的关键,宋朝因推广占城稻,加上农业技术大大提高,使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更是因为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的出现,人口增加到四亿。 现在玉米和南瓜出现了,那么会不会在数十年后,宋朝的人口突破一亿五千万呢!这就为海外殖民创造了人口条件。 …… 范宁在扬州见到了朱佩的二叔朱孝霖,就在两年前,范宁刚刚开始建造新港之时,朱佩的祖父朱元甫终于因病去世,刚刚在成都府上任的朱孝云只能辞去官职,回乡为父亲守孝,范宁也和朱佩在前年夏天赶回吴江祭祀。 朝廷规定官员的丁忧期最短为两年,丁忧当然也不是指在亲人墓旁结庐住上两三年,只有极少数人会这样做,而大部分官员都是在家里正常生活,很清闲地度过两年丁忧期。 对于普遍百姓更没有这么多严格的规矩,按照各地风俗来办,江南地区比较务实,讲究守孝不能误了农耕生产,一般在亲人入土下葬一个月后,便去除孝服,重新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只是每逢祭奠日会赶去墓前拜祭。 朱孝霖在父亲去世三个月后,便北上扬州开创他的事业,朱孝霖主要从事仓储、航运和造船。 他有雄厚的资本做保障,加上他事先得到范宁给的消息,在扬州的长江沿岸大量购置土地,修建了三座可停靠万石巨船的大码头和八十座巨型仓库,拥有五百石和千石的漕船达数千艘,一跃成为大宋最大的内陆仓储航运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