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页
朱虎将他领到外书房,范宁已经在这里等候他多时了。 见李翰进来,范宁笑道:“应该是有所收获了吧!” “启禀使君,卑职抓到了王确,据他交代,周青要刺杀梁郡王殿下!” 李翰又将他抓到并审问王确的过程详细地说了一遍。 范宁目光顿时变得严峻起来,他没有说话,负手来回踱步,良久低声道:“果然和我想得一样。” 李翰一怔,“使君已经猜到了?” 范宁缓缓点头,“刘楚得到消息,张尧佐派出的人一直在应天府潜伏,准备破坏我们的变法,然后是周青妻儿被人杀死,凶手不知,但现在我知道了,凶手一定是张尧佐的人,目的是为了刺激周青为妻儿复仇,这个凶手很可能就是王确,他知道周青的妻儿住在哪里?这就可以解释周青的取钱凭信为什么在他的手上。” 李翰瞪大眼睛道:“使君的意思是说,是张尧佐的人想借周青的手刺杀梁郡王殿下?” 范宁淡淡道:“王确不是不去京城取钱,他是黄泉在后,一旦周青得手,他就会杀周青灭口,这样,梁郡王被刺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变法触动了指挥使周青的利益,周青实施报复,责任最后就落在我们头上,和张尧佐没有关系了。” 李翰顿时有点急了,连忙道:“周青会不会进京城了?” 范宁摇摇头,“京城戒备森严,又不方便逃走,他一定在梁郡王来应天府的沿途行刺,梁郡王一般是上午坐船从京城出发,夜间正好在开封府和应天府之间航行,而且两府交界之地没有军队驻扎,人口稀少,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王确知道周青藏在哪里。” 李翰顿时又惊又怒,“这个王八蛋,竟然敢骗我他不知道?” “其实现在我也知道了,周青一定就躲在平留镇附近。” 第四百七十九章 平留刺杀 周青确实藏身在平留镇,不过不是躲在镇子里,而是躲在平留镇外的一个小村庄里。 入夜,周青站在一棵大树背后观察着汴河内的情形,在平留镇的码头上停满小船,很多乘船过来的小商人都是在平留镇上岸,导致马上有大量船只滞留,一艘挨着一艘,差不多占据了半幅河道,这里无疑是刺杀梁王的绝妙之地,他只要躲在一艘小船上,可以轻而易举的上船。 周青也有弱点,他略略会水,但水性不精,如果从水中上船,他担心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也担心自己会失手,但躲在船上就不一样了。 周青又最后看了看船只,便掉头向西面奔去。 …… 十天后,五艘千石客船沿着汴河向东而行,为首船只上插着一面杏黄色三角旗,旗帜上有一个‘官’字,这是官船,沿途的哨卡、税关都不能检查,必须一路放行。 这支船队正是梁郡王赵仲针的队伍,随着变法顺利推行并逐步深入,赵祯对这个皇孙越来越满意,圣眷日隆,这次进京总结汇报,得到了赵祯的嘉奖,被加封开封尹、宗正寺卿。 这是两个十分敏感的职位,由于宋太宗赵匡义出任过开封府尹,所以开封府尹这个官职不会轻易授人,就算是包拯出任开封府,也是知开封府事,这和唐太宗李世民出任尚书令后,唐朝的尚书令都不会再封给官员一样,尚书省能就任的最高官职就变成了尚书左右仆射。 而宗正寺卿是管理皇族的要职,一般都准皇嗣出任,之前是赵仲针的父亲赵宗实就任,现在改封给了赵仲针。 但这还是没有走完最后一步,那就是王爵没有变。 不过朝廷百官都清楚,赵仲针的王爵没有变,那是因为他资历还稍浅一点,只要他不犯大错误,升为亲王是迟早之事,从侍卫人数就看出来了,之前是按照郡王的标准配了三十名侍卫,现在虽然还是郡王,但侍卫人数已经增加到百人,变成了亲王的标准,如果册封为太子,那是五百人,天子则为三千人。 四更时分,船队过了平留镇的税卡,前面数里外就是平留镇了,汴河两岸万籁俱寂,漆黑一片,看不见一点灯光,只有船队有灯光,因为是夜间行船,所以船只走得很慢,顺流而下。 船舱里,灯光还亮着,似乎赵仲针还没有睡,还在伏案读书。 这时,伏在一艘小船上的周青手执一柄的锋利的长剑,目光仇恨地盯着一里外的船队,他想到了无辜惨死的妻儿,慢慢捏紧了剑柄。 船队越来越近,周青的目光锁定了第二艘船,下午他就找到了目标,确定第二艘船是赵仲针的坐船。 船队终于经过了平留镇码头,这里停满了小船,航道被占据一半,船队就紧靠着几艘小船驶过,当第二艘船驶过时,距离周青藏身的小船不足五尺,周青纵身一跃,无声无息跳上了大船,他蹲在船弦边,向两边张望片刻,确定自己没有被发现,这才转身,用手指蘸点唾沫,将窗纸捅一个小洞,向船舱里望去。 只见船舱里点燃两只蜡烛,将船舱照得通明,一个身穿紫袍的男子正趴着书桌上睡觉,从背影看应该是个少年。 周青大喜,他不再迟疑,一跃而起,用后背撞开窗子,闯进了舱内,他大喝一声,“小贼受死!” 狠狠一剑将少年的脖子劈断,人头骨碌碌落地。 “不对!” 周青暗叫一声,脖子太弱,没有骨头,再细看,眼睛蓦地瞪大了,竟然是个穿着紫袍的稻草人,人头用纸画了一张脸,笑容诡异,仿佛在嘲笑他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