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页
此时晋县的县衙还没有修好,但县学已经开始运转,这是范宁对李大寿很欣赏的地方,李大寿无疑是大智若愚,他愿意在小地方吃亏,包括管理日本劳工,去鲸州勘察,但在原则问题上却从不含糊。 范宁在县学内走了一圈,又问道:“鲸州那边淘金情况如何?” 去年秋天,数十名晋县年轻人跑去白龙川曹家河段淘金,和曹家的护卫士兵发生了冲突,五名年轻人被打伤,这件事引发了晋县百姓的抗议,数百名晋县百姓跑去白龙川抗议,导致曹家金田停工一个月,最后范宁亲自来调停,由于寒冬将至,双方勉强达成了协议,曹家金矿赔偿受伤者每人三百贯钱,晋县百姓也答应不再去白龙川捣乱。 事态虽然因为寒冬到来而平息,但晋县百姓对黄金的向往还是难以抑制,这也是范宁最关心的问题,进入四月,各大金田又开始采金了,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淘金冲突? 范宁从不指望晋县百姓会遵守去年达成的协议,反正被打伤还有赔偿,说不定晋县百姓会更加前仆后继,这就是范宁开春不久便赶来晋县视察的真正原因。 “卑职有一个解决思路,也不知行不行?”李大寿犹豫片刻道。 范宁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你说,什么解决思路?” “卑职考虑,与其堵,不如疏,把百姓淘金的意愿引向别处。” “那你有什么具体方案吗?” 李大寿点点头,“卑职在想,能不能停止去鲸州伐木,改为去鲸州淘金?” 范宁想了想道:“这确实是另辟蹊径,可行倒是可行,但鲸州首先要有黄金才行,这个问题你考虑过吗?” “卑职知道,卑职在鲸州勘探时,就发现很多条富含金砂的河流,其中距离鲲州最近的一条河流,在鲸州军营以北五十里处,小河不长,只有四十余里,卑职想开放这条河流给晋县百姓淘金。” 范宁沉思良久道:“你写一份书面报告上来,如果可行,州衙就批准了。” 李大寿大喜,让晋县百姓去鲸州淘金,他可没有这个权力,安排晋县百姓去鲸州伐木是州衙决定的事情,那么改为淘金也必须由州衙来决定。 他取出一份报告,双手递给范宁,范宁一怔,顿时大笑道:“好你个李大寿,早就挖好了坑,就等我跳下去,对不对?” 李大寿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件事卑职想了一个冬天,写一份报告当然不成问题。” “好吧!看在你还知道要向州衙汇报的份上,这件事我就特批了。” 州衙做事自有一套流程,一审二审,最后才轮到知州批准,但如果情况特殊,知州也可以直接批准,不用走流程。 范宁当然不会轻易破坏官衙办事的规矩,只是他心里明白,已经是仲春时节,晋县百姓随时随地都会跑去白龙川淘金,这件事真没有时间再拖下去,只能走特批的路子。 范宁看了一遍报告,便直接提笔批准了淘金申请。 “要尽快实施,越快越好,明白了吗?” “卑职明白,今天就把消息放出去。” “等一等!” 范宁又肃然对李大寿道:“你要告诉百姓,淘金可以,但不能误了耕种播种,如果秋天没有黑豆收成,明年就没有粮食了,拿黄金来买也不卖。” “卑职明白,其实大家也知道,用金银买不到物品,只能存储。” 这其实也是宋朝的规矩,金银只能收藏储存,不能在市面上流通,要使用时,必须先去钱铺兑换成铜钱,但规定是规定,但实际也难以禁止,拿银子去酒楼消费,谁会不收呢? 所以这条规定基本上名存实亡,不过在鲲州却得以严格实施,任何商铺都不允许收金银,只能用铜钱,违规者将被逐出鲲州,这也是为了保证百姓能够安心生活,而不被金银痴狂,全部跑去淘金,拿金银用不出去,时间久了,大家都对金银兴趣不大了。 实际上,汉县百姓就有过一阵淘金热,后来发现淘金意义不大,这股风潮很快便消退了,晋县百姓也是一样,别看他们现在痴迷于黄金,很快他们就发现,去淘黄金得不偿失,淘来的黄金改善不了生活,反而因为占用太多时间,使生活水平下降。 这是明摆着的事情,砍伐来的琥珀木卖给官府可以换钱,但黄金官府收购价极低,远远低于琥珀木的价格,而店铺和钱铺都不敢收,最后家里铜钱不足,柴米油盐都会成问题,时间一长,谁还愿意去淘金。 范宁知道百姓劝也劝不住,只有等吃了大亏以后才会醒悟过来。 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银矿 范宁随即又视察了晋县的城墙进度,城墙已初具雏形,事实上,城墙的基础在去年已经完成,大量的城砖都烧制备好,连填城墙中空的泥土都已准备就绪。 所以当批文用鸽信传来后,晋县便立刻动工,修砌得十分迅速,短短一个半月,工程量已经完成近一半,再过两个月城墙就能建成。 范宁在晋县呆的时间不长,次日一早,他便启程返回汉县,州衙和他的家在前年夏末便搬到汉县,整个鲲州的重心都在向汉县倾斜,尤其宋军在两年前夺取了秋田城内,秋田成了船队重要的补给站和中转地,除了和平安京的贸易船外,基本上往来船队都是在日本国的北面航行,鲲北湾和汉县的地位优势便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