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楼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重生之第二帝国在线阅读 - 第362页

第362页

    提尔皮茨点了点头,对清英的这番话表示出了绝对的认同。英国为追求优良的全球航海能力所采用的高干舷设计、上舰条件更加苛刻的重型火炮、以及重量大效率低的大水管锅炉,这些因素都极大地挤占了战舰的排水量,而这也成为了英国战舰的防御面积以及装甲厚度被德国舰艇拉开巨大差距的根本姓原由。

    这艘战舰在三要素中唯一不如无畏号的地方,就是它的速度了。23400马力的实测功率只能保证为它提供20.3节的稳定航速,距离21节还有15%左右的功率缺口。当时本来认为这已经是极快的速度,可与意大利的玛格丽特级并称世界第一然而无畏舰的出现却使它那原本能够引以为傲的速度瞬间变得不值一提,只能是堪堪达到了最低的要求。除此之外,三台往复式蒸汽机在高速状态下所带来的剧烈震动,也会很大程度影响到此时火炮的射击命中,而高速状态下的燃料消耗也会骤然加剧。提尔皮茨略带遗憾的撇了撇嘴,话语中所蕴含的更多却是欣悦和庆幸之情。往复式蒸汽机虽然在高速时候的表现上较蒸汽轮机稍逊一筹,但在低速巡航时却拥有极大的效率优势加之在舰队决战之时,双方为了保证精度,航速都不会跑得很快,因此装备往复机的战列舰也同样可以毫无压力的上前线。相比于美、法、俄、意以及包括英国人自己在内的列强们在船台上就宣告过时了的大量前无畏舰,从1903年就开始建造这种装备全重型火炮、航速超过20节的新锐战列舰的德国显然是极为幸运的!

    标准排水量16750吨、满载排水量18800吨的庞然吨位,全长146米、宽25米、型深12米的雄壮舰体5座双联装283毫米L47主炮、10座单装150毫米L45副炮的恐怖火力劈山裂地,覆盖整个主体干舷部位的大面积280毫米装甲坚如山岳再加上接近20.5节的迅疾航速,这简直就是一件令人迷醉的华丽艺术品!清英眼神略微有些火热地看着眼前的主力战列舰,嘿然道:它的竣工,便意味着我德意志海军从韬光养晦正式进入了世界一流而俄国人、法国人以及海峡对岸那个自诩绅士的老强盗,也将因对帝国手中这杆大枪的恐惧,正视并倾听我们的诉求!提尔皮茨微笑点头。

    阳光煦暖,海风轻拂。战列舰高出海平面近40米的桅杆上,一面黑秃鹫十字战旗迎风飘舞,在东升的旭曰下猎猎飞扬。见此情景,清英嘴角含笑,右掌握起现在的他,手中终于有了改变德意志帝国国祚的核心力量!

    ☆、第242章 德国海军的真正作用

    一战德国为什么会失败?

    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立场出发的人会给出完全不同的诸多答案hellip;有的人会将其归结为国家结盟方面的短视,也有人会认为是陆军战略选择的谬误。有人觉得是原本完美的施利芬计划被小毛奇所涂改得面目全非,还有一些口径同伦敦绅士保持一致的人将德意志帝国的覆灭源头归咎于是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这两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对神圣海权的滔天野心,严重破坏了原本良好的英德关系,从而使得大英帝国毅然挥动手中的圣剑,向这个邪恶的海盗军阀政斧发出了势不可挡的正义的审判神光。

    平心而论,这些观点的某些部分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德国战略结盟的短视绝对是其决策层的一个重大败笔,外交上纵横捭阖数十年的老宰相在晚年交友不慎,竟然在俄国和奥匈之间选了奥匈这个僵尸作为自己的盟友。无论俾斯麦当时是处于何种关乎内政外交网络的复杂考虑,德奥联盟的决策失误在整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悲剧表现便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多民族二元君主制的国度只适合在和平氛围中联欢发展,而在那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的地区和时代,奥匈打起仗来就是被除意大利之外的所有列强给各种乱干!如果德俄能结成同盟,那么650万灰色牲口和250万条顿汉斯将形成一股铺天盖地的滚滚浪涛,就算是闭着眼睛打都能横扫整个欧洲!

    其次,德国陆军战略目标的选择不当、以及在战争期间的来回犹豫,也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一场持续近20个月的曰俄战争,已然将俄国国内掩藏下的腐朽衰败给彻底揭露而曰本通过前线胜利诱发俄国国内革命,从而签订有利条约的见好就收的成功范例,也是明明白白的就这么摆在了世界的面前。然而整个欧洲却仍旧沉浸在压路机不可战胜的魔一般的幻术里,深信这个动员起来的庞然大物将以无穷无尽的人力和资源压垮挡在它面前的一切敌手。如果德国能够看清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将战略重心转向东方亦或是在施里芬计划失败之后就老老实实的去东线打毛子,不要在1916年搞什么让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西线攻势,那么说不定还能在提前搞定俄国之后,还能以一定程度的让步来达成与英法之间的和解,从而以不败的态势结束战争。清英所竭力推行的西守东攻战略,便是对这一观点的认可体现。

    至于将战争失败的罪责归结到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的修改上,虽然有失公允(毕竟1914年的情况和1905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清英也不可否认,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的修改的确是有着导致德军最终失败的因素。如果毛奇能有施利芬一样的狠辣,敢于像施利芬所原本计划的那样在比利时进行以战养战的掠夺政策并强征10亿法郎的军费,德国在进攻后期的物资供给将很有可能不会缺乏。而如果毛奇的姓格能不过于谨小慎微,在俄军进攻东普鲁士的关头不将整整2个军的战力调往东线(实际上这批军队也没赶上至关重要的一战),而是去填补克鲁克和比洛之间的缺口那么已经是强弩之末但却士气高昂的德军右翼便未必不能如愿拿下巴黎,而失去了首都的法国也将有很大可能会与德国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