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楼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文娱新贵在线阅读 - 第514页

第514页

    而且微博热搜也有好几条都是跟电影相关。

    周夏大概扫了几眼,就赶紧去自个的微博看情况,发现他上午发的宣传电影的两条微博,被转发都超过了五万多,支持的都有十几万。

    看到这个情况,周夏内心颇为感动,难怪晚上观影的人数都达到了三十八万,看来这些铁粉许多人都去支持了!

    周夏又随机选了三个粉丝回复感谢后,想了想还是发了个微博:“谢了。每一步前进的足迹,有你们陪伴和支持,真好!”

    发了微博后,看看身旁认真看电影的糖糖,他继续刷微博。

    这次他是用心去看大家先前发的对电影评论的微博。

    周夏看了数十条后,这才发现有几乎一半的人在讨论电影的各种细节和背后的深意。

    特别是前天试映后,就写了长微博分析电影里每个细节的那个“光影里的鱼”。

    他已经发了有关电影的二十几条微博,每一条微博都写出了电影里的一个细节。

    微博一:“漫画式开场,最后定格在夏洛水中倒影中的人生蜕变,这意味着夏洛所发生的事本身就是镜花水月好梦一场。”

    微博二:“夏洛第一次醒来去关水龙头,可水关不了,说明这是梦境,也说明了这场梦还没做完,还说明其对青春,对梦想,对人生的认识还停留在梦里。最后当他在梦境中逝去生命,好梦结束时,再次关水龙头,水停了,梦醒了,回归现实,开启新生活。”

    微博三:“电影开始时,马冬梅穿着很普通,一副底层劳动妇女的打扮,出去给人拨火罐,蹬三轮,舍不得多花一点前。电影结尾时,马冬梅穿着时尚,打扮漂亮,坐着打麻将。两处鲜明的对比,说明夏洛已经新生,懂得了珍惜身边的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微博四:“电影中对学生时代老师的刻画,是绝大多数人经历过的。电影一开始就将班主任刻画成一个爱贪便宜,收受家长礼物,一切向钱看的老师。到后面不惧黑社会救夏洛,实现大反转,传达出我们最恨的人或许也是对我们帮助最大的人的意味。”

    微博五:“夏洛喜欢鸡毛装,从参加婚礼,到成名后演唱,乃至到马冬梅家去,都是一身鸡毛装。其寓意不言而喻,他的人生就是‘宁愿一地鸡毛也要面子’,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写照。”

    微博六……

    周夏耐心看到了第八条,再没有继续看,这个微博主有个认证,是个编剧,但是什么作品却没写。

    第0360章 电影的解读和热潮

    周夏对这个叫“光影里的鱼”重视了起来,能这么细致看出电影的细节所在,这个人的洞察力很强,对电影的各种镜头语言理解也很透彻。

    而且正是因为他这股认真钻研劲,这才在微博上带起了一股讨论电影细节的热潮。

    大家都是纷纷在回忆、讨论电影的各个细节,以及隐含的意义。

    整部电影的色彩变化,梦境和现实色彩不同的深意,他们也是进行了解读。

    有的甚至超过了周夏本来拍电影的用意,解析出了许多哲理来。

    就拿校长办公室里的鱼缸来说,里面有金鱼快活地游动。

    有好几个人说这个镜头停留在鱼身上,是在形容学生们。

    表示学生们都跟金鱼一样,被大人保护在鱼缸里,喂食各种知识养着。

    即便将来他们长大了,也不过是从校园这个鱼缸进入到了社会这个大染缸,还是要受到各种藩篱和规则束缚等等!

    周夏看着这些评论会心一笑!

    作为电影导演,镜头肯定是不会随便用的。

    每一个出现在镜头里超过一秒的道具,不是广告肯定就是有别的目的,想传达一些深意的!

    校长办公室中的鱼缸和鱼儿,就是在形容校长让各种规则束缚,就像鱼缸里的鱼儿一样,让夏洛他妈这个很社会的女人,用耍赖的手段给降服了,答应宽大处理夏洛。

    而且整个电影鱼儿共出现了两次,另一次是在马冬梅家里。

    两次镜头中,鱼儿在鱼缸里游的都很快活,这其实是在表示,哪怕出身普通,如同一条寻常的鱼儿,有着鱼缸这种无法打破的限制,但一样可以活的很自由和精彩。

    因为鱼缸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保护,它还是透明的……

    这些影迷和观众的分析也不无道理。

    周夏看着影迷们的各种讨论、解析,掀起了一股热潮,十分高兴!

    上个月《子弹飞》上映后,网络上就有许多对镜头语言、情节、细节、暗喻的各种推论和考据。

    当时掀起了全民观影的热潮,跟这种讨论是分不开关系的。

    不然,《子弹飞》也不会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讨论的话题。

    无论你是上班、上学,好像你没看这部电影,不懂得某个情节的深意,你的智商和见解就不如别人一般!

    特别是有些影评人、知识分子似乎都高潮了,他们解读《子弹飞》的时候,竟然还加入路线之争。

    电影开头的马拉火车,他们将其解读成“马列”。

    张牧之等人砍了铁轨,让子弹飞一会,弄翻了列车,捉走了那群白马,扮作张麻子等土匪,他们又解读成了上山打游击!

    还有人说马拉火车,最后车翻马跑是在暗示目下的社会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亦或者两者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