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这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办法还真管用。

    徐青青带上她预留好的点心,去给书生送去。

    朱棣看了一眼纸包里花朵形状的桂花糕,便转眸继续看书。

    “声鹊楼的桂花糕,特别好吃,你尝尝。”徐青青知道书生性情没恢复,照旧热情地跟他说话。

    “不喜甜食。”

    “原来你也不喜吃甜食。”

    徐青青就拿了一块自己吃。

    朱棣时不时地提笔在书上标注。

    徐青青瞧他总看这本厚书,好奇凑过来瞧内容,“《资治通鉴》,你这是想治国平天下,上进了?不寻死了?”

    朱棣修长的食指按在书页上,当即飞出一记审视的目光看向徐青青。

    这书为他自己抄写,并未在封皮上写书名。她只看一眼便知为何书,可见她早就熟读过《资治通鉴》。在这偏僻穷困的小道观里,朱棣不大相信先住持会有闲心,教她们这些小道姑们看这种治国之书。

    徐青青被朱棣审视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她暂时想不到什么完美的解释,就接连往嘴里塞了两块点心,吃得两腮鼓鼓,表现出嘴很忙不在线,没嘴说话的样子。这样她就可以争取时间来想理由。

    “没人跟你抢。”

    朱棣话音刚落,徐青青又将一块点心塞进嘴里,两腮加嘴全部突出来。

    朱棣没眼看她,这吃相太难看了。他长这么大,血腥的尸体没少见,世面没少见,却是第一次见有女子可以这样粗鲁的吃东西。

    徐青青吃完一波还没想到合适的理由解释,就吃了第二波,照旧猛塞。

    朱棣忍不了了,指着门口。

    “出去!”

    徐青青心里一乐,如得了圣旨一般,很想立刻捧着点心就跑。随即她非常谨慎地意识到,自己跑得太快太明显,很容易被怀疑故意如此,那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徐青青就故意拖拖拉拉,扭扭捏捏,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朱棣好几眼,大有她很伤心很委屈竟遭了嫌弃,可她真不愿走的意思。

    朱棣眼里结了冰,直至等到徐青青退到门外,立刻将门关上。

    门内,朱棣缓了口气。

    门外,徐青青大大地松了口气,把嘴里的东西咽干净后,打了个饱嗝。

    她擦了擦嘴边的点心渣,继续下一家。

    公输陵与杨木匠同住一间屋子,院内东西厢房还住着其他木匠们。

    徐青青来找公输陵的时候,俊男美女站在一起,勾得木匠们都忍不住拿打趣的眼神瞧他们。

    徐青青倒不介意这些目光,反倒是公输陵不舒服,眼色不善地回瞪他们几个,赶紧引徐青青去院外说话。

    徐青青将一包点心递给公输陵,“回礼。”

    公输陵愣了下。

    “咸的。”徐青青补充道。

    公输陵又愣了一下,有些心虚地回看徐青青。他先前送点心是打着杨木匠的名头,现在徐道姑却特意给他回礼,还避开他所谓的不爱甜。显然她已经知道了这点心是自己特意买给她的。

    公输陵讪讪地接下点心,温声道谢,尴尬地不知该说什么好。

    “我看见你去王员外家了。”徐青青直言。

    公输陵诧异了下,更加尴尬心虚,低下头已经不敢面对徐青青。

    徐青青从他的反应看得出,小木匠不太像是坏人,更不像是心机深沉会算计的人。她耐心等着,等他主动跟自己解释。

    “我……我真是一个木匠……就是家世好点。”公输陵磕磕巴巴地解释,态度很真诚,“王员外想造一样东西,托我帮忙。他是我二婶的表哥,我承二婶的人情才帮他。”

    徐青青琢磨了下公输陵的话,“家世好点的意思是你家做官或很有钱?”

    “不是不是,可比不了官家,我们家男丁大多都是木匠。”公输陵慌忙否认,默了会儿,小心翼翼地问徐青青,“你知道鲁班么?”

    “当然知道,那可是著名的——”徐青青反应过来,鲁班姬姓公输氏,而公输陵姓公输,“你们家是鲁班传人?”

    公输陵点点头。

    “你这么厉害,那你为何做杨木匠学徒啊?”徐青青不解至极。

    “最近有很多人在找我,我就想躲起来,突然想到一招灯下黑,便装成小木匠来了凤阳城。刚好杨木匠招学徒,我便跟了他。”公输陵老实地解释道。

    灯下黑——

    小木匠果然没心机,这三个字透露太多。

    “是秦王、晋王还是燕王找你?”徐青青问。

    公输陵惊讶地看着徐青青,“徐道姑连这都能算?”

    “是你说的灯下黑,那找你的人现在一定就在凤阳城了。凤阳城就那几个官,还至于有什么大事让你躲成这样,自然该是更厉害的人物。”徐青青解释道。

    公输陵乖乖点头承认,三位王爷都曾派人去找过他。

    想不到公输陵这么厉害,竟是一位超级抢手的稀缺型技术人才。徐青青保证为公输陵保密,让他放心留在道观里。

    公输陵松了口气,感谢徐青青帮他。

    “鲁班的能耐谁人不知,所以你应该也会做战车吧?”徐青青问。

    公输陵愣住,“莫非徐道姑要跟谁打仗?”

    “对,跟仇人。”

    ……

    三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