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楼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山海横流在线阅读 - 第四二八章 含元殿

第四二八章 含元殿

    (开篇引言:今天,是个值得欢呼的日子,因为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

    义勇彻空,旌旗展,中华雄师凌霄汉;

    胸铿步锵,势漫天,震慑宵小净坤乾;

    万旅龙游非等闲,千军凤翔绝不凡;

    骨更铮,志愈坚,早晚啸冲九重天;

    回眸上下五千年,风骚绝代看眼前,

    复兴、中国,雄起、大汉!

    仅以小令,衷心奉上,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祝福伟大的中华民族,雄立寰宇、睥睨苍穹。

    )

    历史上的韩信,毫无疑问,是个政治白痴。

    可他这个问题,却问到了要害之处;以杨复恭为首的朝臣,为什么也会同意让藩镇进京呢?

    自然,还是因为争权夺利。

    如果说内宦分成两派,是因为他们政治主张不同;那么,杨复恭代表的朝臣一方,就是铁板一块吗?

    不然,自从杨复恭晋任魏国公、十军观容使以来,其人权力彪炳,大有独断乾坤之势,这样的局面,有的人就不愿意看到了。

    朝臣之中,无论忠奸,满朝文武,都绝不愿意看到一家独大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历来都是祸乱的源头。

    那我们再看看杨复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旧唐书曾载:通文墨、有学术,每监诸镇军,...,复恭每事力争得失。

    由此可以看出,杨复恭这个人,是个粗通笔墨之人;而且,此人十分在乎利益得失,权欲心很重。

    这样的一个人,掌握了权柄之后,必然会压得其他人,喘不过气来;这其中,尤其以文臣反弹的最为剧烈。

    朝臣分文武,杨复恭显然代表了军方、代表了朝中武人的头面。

    武人得势,那文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既然武人有头面人物,那文人必然也有,又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时任大唐宰相的崔胤。

    历朝历代,大多数武将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倨傲”,一旦得势更加专横跋扈;而文臣也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清高”,一旦得势,大奸似忠。

    让一个专横跋扈的大老粗,压在自命清高的文人头上,以崔胤为首的文臣,心里能舒服吗?

    不舒服,那是肯定的。

    既然心里不舒服,文臣又岂能没有想法,自然要想办法,将这位大老粗,给搞下去。

    作为文臣的代表人物,崔胤不但想了,而且还就做了。

    而他做的那些事情,不巧的是,早就被先朱璃一步,赶往长安的弈江南、李孤峰等人,给查得清清楚楚。

    得到弈江南、李孤峰等人汇报的朱璃,面对韩雉的疑问,自然不会隐瞒,正色道:“据鬼卫打探到的消息,当朝宰相的崔胤,不但暗结神策军大将孙德昭、和周承晦等人,还与河南的朱全忠,有所勾结。”

    “如今朝中,阉宦当道,内有刘行深,外有杨复恭,彼此相争,乌烟瘴气。”

    “如果朱某猜测不错的话,以崔胤为首的文官,不堪重压;欲要外结藩镇,以净阉宦,在这些文臣的支持下,这才有了满朝臣卿,都赞同藩镇入京之举。”

    “什么,堂堂宰辅,竟然带头同意藩镇入京,竟然有这等荒唐事!?”朱璃话音未落,关云长就惊呼了起来。

    宰相在古代,可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代表一国最高的行政官员,这样的柱石人物,竟然连引藩镇入京,带来的后果都看不清楚,也不怪别人惊呼莫名。

    “宰相崔胤,此贼该杀,他欲要驱虎吞狼,就不怕自己也会陷身虎口吗?”

    关云长如此震怒,那也是有原因的。

    再怎么说,他前世也是一位心系汉室的忠义之士;当年,正是因为袁绍引狼入室,这才有了后来的董卓之乱,汉室天下,从此,就进入多事之秋。

    一见关云长这么激动,韩雉的双眸,就微微眯了起来,慨叹道:“世人常言,前车可鉴;引外臣带兵入京,自古以来,下场大多都不会很好。”

    “可是在利益的面前,有些人明知稍有不测,就会万劫不复,可依然会孤注一掷,宁做那投火的飞蛾啊。”

    “以崔胤等人的才智,绝不可能想不到,外藩入京的后果;可是,他们依然这么做了,这绝对是利欲熏心、自寻死路。”

    原来这次春搜的背后,还隐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龌龊,得知了这些,朱璃一行,就可能突发的情况,全都进行了仔细的推敲。

    这个临时小聚,也一直聊到夜尽天明,众人这才算初步敲定,各种应对的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最不爽的人,自然就是周然喽;他和小媳妇已经计划好的温柔梦,就这样泡汤了,心里自然十分憋屈。

    送走了韩雉、关云长等人,朱璃只是小憩了不到两个时辰,就有内宦前来通知;今天下午,皇帝陛下李儇,要在含元殿,召见各方藩镇,让他们赶紧入宫。

    接到通知的朱璃,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打点好行装,就在朱琊的陪同下,一起向着大明宫的方向行去。

    唐时的长安,最出名的宫殿有三座,分别是太极宫、大明宫、以及兴庆宫。

    而含元殿,就坐落在大明宫内。

    在正史上,含元殿是在光启二年被摧毁的;可是眼下,也许是因为朱璃来到了这个时空,引发了一系列的影响,却让时下的含元殿,保存得非常好,并没有遭到破坏。

    前往含元殿的朝臣很多,再会和各路藩镇,俨然一副熙熙攘攘,一派兴荣之状;似乎一点都看不出来,风雨欲来、剑拔弩张之势。

    如此景象,竟然有种盛唐复现的假象。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身着直裾鹖冠的文臣、以及仪剑布甲的武将;相互之间有交好的、或认识的,全都半真半假地点头为礼,一派融洽。

    及至进入大明宫,众人的面上,才突然变得肃然了起来,大有礼佛、朝圣之状。

    峰涌而来的朝官、武将、地方大员,尽皆都向着一处十余米高的高坡上,匆匆行去;那里,正是含元殿的坐落之处。(据载:高坡约15米左右)

    大殿恢弘、十分雄伟,下有三层阶梯。

    翔鸾其左、栖凤其右,两阁之侧,还有钟鼓双楼;整个大殿,沿袭了周汉以来,历代宫阙的样式,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精心雕琢、打磨而成,壮丽魏然、明朗堂皇。

    在高坡之下,朱璃汇合了韩雉、关云长二人,一道迈过三层台阶;台阶的尽头,就是盘旋而上的龙尾道;龙尾道的尽头,就是含元殿的正门了。

    含元殿始建于龙朔二年,历经两年才落成。(可惜,被捣毁了。)

    自落成以来,含元殿一直都是举行国家仪式、祭祀大典的地方。

    唐人所谓的“千官拜长安、万国望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盛况的。

    进入大殿,一见朱璃三人十分面生,而且一副武将的打扮,立刻就有小太监,来到近前,小声地询问一下后,就将三人,分别引领到各自的位置上去了。

    朱璃刚刚站定,举目望去,就见大殿之中,人头攒动,但毫无例外,都是走向自己既定的站班位置。

    类似朱璃这样不熟悉自己位置的人,就有专门的小太监,帮忙指引带路,倒是省去了很多藩镇大员的麻烦。

    自从来到唐末,朱璃还是第一次上朝;长安虽然他不是第一次来,可这种数千朝官,一同面圣的场面,他却是货真价实的第一次。

    初哥显然不止朱璃一人,类似杨行密那样的无赖,以及尉迟槿、王月瑶那样的娘子等等,那些人也和朱璃一样,两眼一抹黑。

    等大家都站定后,皇帝李儇,依旧尚未出现。

    闲着无聊,朱璃就开始用眼睛的余光,打量起周围的环境、以及四下里的“同僚”来了。

    含元殿十分开阔,人在其中,如入穹盖之下,心怀豁然、十分畅达。

    大唐的文武,以中间的一条甬道为界,排成数列,分立左右;朱璃所在的队列,正好靠近中间甬道旁,可是,他并不是站在最前面的人。

    朱璃的身前,还有六、七名大员,其中就有一位白面无须的大太监,如果朱璃猜测不错的话,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新晋魏王、位列十军观容使的杨复恭。

    现在,俨然僖宗身前第一红人的杨复恭,站在朱璃身前,朱璃一点都不意外。

    可让他意外的是,新任江南西道节度使王月瑶、以及新任卢龙节度使尉迟槿,这两位娘子,竟然都站在他的前面,这是什么情况。

    放眼整个大唐天下,藩镇之中,如果朱璃所在的河朔,敢说自己位列第二的话,那绝没有人敢妄称第一的。

    这两位娘子,刚刚成为地方大员,就站到朱璃身前去了,这让朱璃惊讶的同时,心中自然犯起了嘀咕。

    更让朱璃尴尬的是,尉迟槿正好就在他身前,这位娘子,明知朱璃就在她身后,竟然头都不转一下,一副从未认识过朱璃的模样。

    而尉迟槿的前面,就是王月瑶。

    这位曾经的河朔将军府文书,一点都没有身为地方大员的自觉,不时就会贼头贼脑的扭过头来,轻蔑地瞥了尉迟槿一眼后,就是一副小媳妇似的,娇羞无限地冲着朱璃诡笑。

    不得不说,情商这个东西,确实非常重要;对于二缺来说,如果有娘子冲他笑,他可能立刻就会认为人家对他有意思。

    朱璃虽然不是二缺,也不认为王月瑶对他有意思,可他依旧看不出王月瑶为啥要冲着他这么笑。

    一开始,他还友好地微笑应和,可是随着对方不断如此,他的心里就开始发毛了。

    以这位娘子的魅力,现在又当着尉迟槿的面,她想干啥?

    对方若是一直这样下去,尉迟槿会怎么想?

    他和尉迟槿还有重归于好的可能吗?

    毫无疑问,王月瑶的笑,很美,也很温柔;一如孩子他娘,望着孩子他爹一般,可对方越是如此,朱璃就越发地不自在了。

    就在朱璃心烦意乱、几欲崩溃的时候,一道奸细的声音突然刺破耳膜,响彻整个大殿:“皇上驾到,百官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