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楼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80年代厂区生活在线阅读 - 第18节

第18节

    其实孙骈的学习用品并不是太缺,新的课堂笔记什么的,上一次跟着姥爷去城里的时候也造价就买好,如果真的说想要在添什么,有着赚稿费心思的她倒是觉得自己需要一根好一些的钢笔。

    孙骈现在正在用的那根钢笔,就是楼下商店里买的普通货,三块六一根,比较便宜的那一种。

    其实孙骈已经觊觎姥姥的那根英雄金尖笔很久了,但是她姥姥说,孙骈现在硬笔功夫还只是及格而已,用这东西纯属浪费,让孙骈一直深感遗憾。

    握着手里的几块钱,孙骈陷入了沉思,她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在添一些自己的小金库,好买一根质量上乘的钢笔,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而且买了好钢笔也不会亏,那东西只要用心使用一根就可以用上十几年,比如她爸爸现在正在用的那一根,就是他退伍的时候他老连长送给他的,这么多年了依旧好用。

    就在孙骈打定主意准备找时间到市区去买一根好钢笔的时候,镇子那边突然传出消息禁止户口迁入,随即市里公布了轮胎厂将要扩厂招工的具体事宜。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了不少人一个措手不及,随即便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第一大队田家村,在市里公布消息的第二天,就有不少人家一早就赶去公社那边打电话,目的就是为了给家中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力们一个消息,家里轮胎厂就要再度招工了,公社这边有名额,符合条件的赶快回来呀。

    田家村内田长贵正在与他爷爷跳脚,十分不情愿的说道:“爷爷,我不要去报名,我年纪不够,只能先做学徒工,一个月就给那么十几块钱,还不是正式的,这班上着多没劲。”

    他爷爷闻言比他跳的还高,挥舞着赶牛的鞭子向着孙子说道:“学徒工怎么了?谁不是跟着师傅学出来的?你淑丽姑姑家的大小子就是学徒工,还一学就三年,人家都没说啥你哪来那么多意见?我告诉你这次是你运气好,赶上轮胎厂要学徒工,你这年纪才能去上,不然你就算是想去都去不成。”

    “知不知道你玲玲姐和大贵哥为了这次机会费了多大劲?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到了你这边还敢嫌弃?我看你就是欠抽。”说着挥舞赶牛鞭去抽小孙子。

    田长贵一边躲避他爷爷的鞭子攻击,一边苦着脸说道:“爷爷,你思想太老旧,眼光更是不长远,只看到这边的一亩三分地。现在都改革开放了,你老应该往远处看,看看首都,看看魔都,看看特区,甚至看看港岛,你瞅瞅人家那生活都是咋过的。那些大老板大明星过的都是啥日子,人家一年赚的钱顶咱们赚一辈子的。”

    “我打你个小兔崽子,就知道你出去没学着好,还老板还明星,你打算去干个体户?告诉你想都别想,老田家丢不起这张脸。咱们家八辈贫农,咋就养出你这么个带着小资思想资本主义做派的家伙?我今天非得给你治好了不可。”

    别看田家大爷爷比他小孙子年长了五、六十岁,但是腿脚灵活的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差。

    他追在孙子的身后,鞭子挥的啪啪响,身体力行的让他知道了什么叫做老当益壮。

    最后田长贵被他爷爷撵的体力不支,挨了一顿鞭子后,不情不愿的答应去轮胎厂上班。

    田家村,孙骈的姥爷家中,早就得知消息的老爷子将三个孙子都叫回身边,向着他们询问道:“轮胎厂这边要招工,公社有名额,永福、永寿兄弟俩都已经说了要去上工,永贵,你是咋想的?”

    因为消息知道的早,所以孙骈姥爷早就已经私底下与家中孩子们都商量过了,大孙子和二孙子都是愿意去上班的,只有小孙子因为正在上学,隐约的表示想要继续念书,念完之后在出来工作。

    孙家姥爷原本想着反正年龄不够孩子又不太愿意,那就让他继续读书好了,也省的家里为他在找人托关系,但谁知道轮胎厂那边这一次招工,压低了上线放宽了下线,也招了学徒工,就是说年龄放宽到16岁,比之前少了两岁。

    这下孩子的年龄是够了,大儿子与大儿媳就想要小孙子赶快退学来上班,却没想到这小子还是不愿意。

    听到爷爷的问话,田永贵坐在炕沿上低着头小声说道:“爷,我想读书。”

    他话刚一说完,一旁的田家大舅母就站了起来,对着儿子说道:“上什么学,上学也不是为了将来上班吗?你要是学习好,能考上大学,那就继续读,你读到哪年娘就供养你到哪年。可是你啥成绩自己不明白吗?你能考得上吗?考不上浪费什么时间?这么好的机会错过可就没有了。”

    田永贵闻言垂着脑袋不回话,他知道自己老娘说的话有道理,一番心意也是完全为自己,但是他想要读书呀,就算不聪明他也是喜欢读书的。

    见儿子不情愿,田家大舅也规劝道:“永贵,你别倔,听你妈一句。你们学校去年一个年级二百多人,最终考上大学的,连本科带专科不过十几个。就你那成绩,是还不错,可是能进年级前十吗?进不了前十能有把握考上大学吗?上不了大学就一个高中文凭有啥用?还是找个工作更稳定。”

    田永贵闻言抬起头,见一家人都在看他,爷爷、父母还有哥哥们似乎都更赞同这个说法。

    眼眶渐渐红了的田永贵将视线转移到自己奶奶的身上,他知道如果这个家中还有谁能够替他说一句话的,那就只有奶奶了。

    看见孙子求救的眼神,田老太扶了扶鬓角的碎发,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按理说事关孩子的前程,这是你们父母与孩子的事情我不应该插嘴,可是孩子既然不愿意,就别太勉强,不然他自己心里别扭,也不会有心思好好上班。”

    “妈,你也太惯孩子了,别的事我都能听您的,这事可不行。”

    “嗯,老大家的,你也不用与我大小声,我会说这话也是为永贵考虑过。他要真是那种怎么都扶不起来的家伙,我一定会同意让他早早上班,可是这孩子成绩不错,每次考试就算上不了年级前十,可是前二十,前三十还是没问题的,这种成绩努力一下还是有希望的。”

    “再就是我一位老姐妹告诉我,市里的师专正在积极争取独立办学,不出意外明年他们就能获得这个机会。全面升入专科之后,学校之前的各个专业肯定要扩充招收名额,而它刚升入专科,名声不显录取分数在专科中绝对垫底。咱们永贵是本地人,考取本地学校本就受照顾,如果预料没错,明年师专那边的录取分数肯定不会太高,永贵是有机会的。”

    “妈,你说这些靠谱吗?”

    “你妈我说的话出过错吗?”

    田家大舅妈闻言扯了扯衣角还是很不满意,田老太见状扫了一眼儿媳妇说道:“你也别气,永贵让出来的这个上班名额就给你娘家,你弟媳妇不正因为户口动不了她小弟上不了班和你弟弟闹吗,明天你就回娘家,给你弟弟撑腰去。”

    轮胎厂的招工名额是通过公社传递到各家各户的,每家符合条件的孩子一个萝卜一个坑,名额都是固定的,但是如果有人肯让出来,那公社那边也不会不通人情。

    田家大舅妈闻言嘴长了又长,想想自己鸡飞狗跳的娘家,焦头烂额的弟弟,再看看充满期待望着自己的儿子,最终咬牙说道:“好,我就信妈一回。”

    “奶奶,谢谢你。”田永贵带着哭腔说道。

    “你要真想谢谢我,就用功好好读书,这么好的机会放弃了,那就得拼个更好的回来,让你妈你爸好好看看,别让老太太我将来落埋怨。”

    “奶奶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学习,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晚上田姥爷在被窝里睡不着觉,轻轻的推了推身旁的老伴问道:“允娥,永贵那事你是不是太冲动了?万一那孩子考不上,老大家的肯定要怨上你。”

    田姥姥闻言翻过身对着丈夫说道:“没事,睡吧,永贵就算考不上也没问题,公社那边正在筹建小学,要把各个大队的小学都合并过去。我问过了,明年公社小学有教师的编制名额,永贵就算考不上大学,我也能让他到小学教书去。之所以不说是怕那孩子知道有退路松懈学习,如今这么逼一逼,他一努力说不定就真考上了。”

    “哦,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听了老伴的说法,田姥爷总算能安心睡觉。

    市内市木材厂家属院,曹金友一看到自己老娘上门,立即打发老婆和女儿到厨房去,自己则将老娘引进屋子。

    曹老太一看儿子的做法,立即就气不打一处来,高声问道:“怎么我一进屋淑美和玲玲就进厨房去了?咋地,我是面目可憎还是会吃人肉,就这么不得看,非得躲起来?”

    曹金友一边给老娘倒水一边笑笑说道:“没那事,她们是进厨房给你做好东西去了。”

    “呵呵,说这话骗谁?你们俩心里要是有我,就不可能背着我做事。”

    “妈,看您这话说的,我们背着谁干啥了?说的好像我们两口子有多见不得人似得。”

    “没背人,你们悄悄的把玲玲和大贵的户口迁回你媳妇她娘家,不就是提前知道了轮胎厂要招工的消息吗?这么大的事你一点口风都不透露,自己说做就做了,你心里还有老娘吗?还有你弟弟吗?你弟弟可还在做零时工呐!”

    “妈,你说的这都不挨边,人家轮胎厂这一次招工要二十五岁以下,十六岁以上,还规定了户口,我弟一样都不占,迁过去有啥用,不一样上不了班。”

    “瞎说,我都听人家说了,副厂长的儿子就去了,人家咋能去?”

    “人家能去那是人家的本事,反正我是没那个能耐,不然也不会叫淑美回她娘家想办法。”

    “你弟不行还有别人,你舅舅家的大孙子可也还在待业,他年轻年纪合适,让你媳妇回家再给弄一下。”

    “妈,那边的户口早就封印了,最近只许迁出不许迁入。”

    “啥,又封印?上次封这次还封?都怪你们心眼小,都不知道想想亲戚。”

    “妈,你别逗,玲玲和大贵户口能迁回去,那是因为他们是田家村外嫁女的孩子,人家还有姥爷姥姥在,舅舅家的孙子对那边来说是哪一位?谁肯给他落户口?”

    “都是亲戚还计较这么多?就不能在想想办法?现在不能迁,以后能迁的时候在迁过去也行呀。”曹婆子一想到那边的户口只要两个厂子招工也许就有名额,那就心动不已。

    曹金友闻言嘿嘿笑了两声说道:“别的办法?有,掏钱,户口迁办手续费一千块。”

    “啥,一千块?一个工人一个月才赚多少钱?他们怎么不去抢?”

    “这话你和那边公社说去,哪个人也不是傻子,哪里户口有用谁看不出来?要是不给设定一个门槛,谁想迁就迁,那公社那边还不得被膨胀的人口给拖累到散架?”

    “那你舅舅家的大孙子……。”

    “只要舅舅肯掏钱,我就不怕去卖脸,我回去找我老丈人说情去。”

    “能不能先办下来……。”

    “我倒是想,钱谁给?我是没有,要不然,妈你先给垫上?”

    曹老太叫儿子怼的哑口无言,气愤的说道:“我看你们两口子就是不想给办……。”

    “妈,你可别这么说,户口的事情要是这么容易就能办成,那你早就把舅舅一家人的户口给转过来了,为了他们的户口,这些年你想了多少办法,成功了吗?”

    “那不一样,你舅舅他们不好办是因为农转非,那边又不是城市户口。”

    “不是城市户口也一样能有就业机会,不是城市户口守着两座大厂子人家公社也是吃穿不愁。妈,你要非让我去得罪人,那我可以去,但是你可得想好,我把人得罪后事不一定能办成,舅舅们一家的未来怎样不好说,你孙子小贵可还指着他姥爷家,要弟弟要孙子您想好。”

    “你……你……,个兔崽子……。”曹老太气的话都说不利索,但是却没在说迁户口的事情,毕竟她就算在心疼弟弟,但是也更疼孙子呀。

    扒着厨房门缝一直都在向外偷看的曹玲玲见状关上门对她妈说道:“行了,爸爸那边完成任务了,等一会大贵和小贵回来,到我奶奶身边腻歪一阵子,老太太看见孙子就啥事都忘了。”

    田淑美闻言松了一口气,系上一直都被她捏在手中的围裙开始准备做饭。

    第28章

    市内的一家私营的小酒馆内,李建跃坐在椅子上热情的向着新进门的孙叔明招呼道:“老孙,这边。”

    穿着的工人装拎着公文包的孙叔明一看到李建跃,立即高兴的挥挥手,大踏步的走了过去。

    他刚坐下李建跃就把菜牌递了过去说道:“我刚才点了两个菜,但是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所以剩下的你自己点,酒也是,想喝啥自己要。”

    孙叔明闻言将递过来的菜牌向回又推了推说道:“我啥都行,两个菜就够吃了,别在点了。”

    “我就点了菜没有汤,你在来个汤,酒也直接点出来,咱哥俩今天得好好吃一顿。”

    又客气了一会,见推辞不开,孙叔明就结果菜牌对着等在一旁的服务员说道:“那就来个丸子菠菜汤,酒嘛,你下去还要开会,我也得继续学习,弄几瓶皮的就得了。”

    服务员闻言看向桌子另外一侧的李建跃,她知道今天这位才是请客付账的,所以得听他的。

    “成,就按照我孙哥说得来,另外再来一个西红柿炒鸡蛋,二两的白面馒头来四个,就这些,快点上菜。”

    服务员闻言再给李建跃念了一边他点的东西,确认无误后就拿着菜单到后厨去了。

    这是一家夫妻店,老板是厨师老板娘负责招待客人,但是人不多的时候老板娘还是会到后出去给丈夫帮帮忙。

    没几分钟之后,老板娘就端着李建跃先点的那两道菜出来,一道干炸小黄花,一道溜肥肠,之后又送过来啤酒和馒头。

    就着送过来的饭菜,两个人吃吃喝喝,李建跃给孙季明倒了一杯啤酒,又给自己满上,端起酒杯向着孙叔明那边说道:“叔明,这一次真是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帮忙,我们新厂区的电力工程也不能完结的那么快。我出来的时候厂长刚看过,那工程做的又快又好,也没花啥冤枉钱,我们厂长可开心了,一定要让我好好谢谢你。”

    “你们厂长客气了,就是顺手的事。”

    “唉,对你来说是顺手,对我们来说就是帮了大忙,肯定得好好感谢。”

    两个工人吃着酒菜,又推杯换盏了一会,李建跃见没人注意他们这边,就低下头小声的对着孙叔明说道:“孙哥,你托我问的事情有门了,我们厂长说了,让你侄子和侄女后天带着手续到厂人事科报名去。”

    “太好了,麻烦你费心了,这顿算我的,等学习结束我再家里摆一桌,咱们在乐呵一下。”

    “哎呀,不用那么麻烦,咱哥俩谁跟谁,相互之间这情谊,用得着那些?”

    李建跃这话说的特别敞亮,他们轮胎厂没有电厂的腰杆子硬,人家那边说只招厂职工子弟,那就是职工子弟,外人一个名额都没有。

    他们轮胎厂可没有那底气,除了分配给占地公社的固定名额之外,还必须分一些出去给其它兄弟单位,反正都是要给的,凭啥不能给他朋友,至少他朋友还刚刚帮了厂子大忙。

    酒菜就快吃完的时候,酒劲上头微微有些脸红的李建跃吞了一口勺子里的丸子,猛然想起什么似得问道:“孙哥,你后天是不是还得在市里学习?”

    “嗯,要到周六才结束。”

    “哦,那没事,后天让你们家大侄子,大侄女到厂办去找我,我领着他们去人事科报名,到时候一定给他安排一个好去处。”

    “太谢谢了,来在走一个。”

    李建跃闻言举起杯开心的说:“好,走一个走一个。”

    一顿饭吃饭,孙叔明送李建跃到了他下去开会的地方,哥俩在那边说了几句话就分开了,回局里的路上,孙叔明还在想,明天得请假回老家一趟,有些话他得自己回去说才行。

    孙叔明是家里的老三,老家就在县内的一处山沟沟里。

    与妻子家相比,孙家应该只能说是赤贫,村子到现在别说电,连一条向样的路都没有,一大家子人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