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楼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民国之文豪在线阅读 - 第73节

第73节

    “挺好。”霍英道。

    霍英和穆琼说了一会儿话,就不说了。

    他是想跟穆琼多接触一下的,但也不好在这样的场合表现地太明显。

    霍英身边跟他聊天的人换成了别人,魏亭和穆琼又来到了旁边。

    “没想到霍二少这么大方。”魏亭有些感慨:“我一定不能辜负他的信任!”

    “魏先生,你要办学校,为什么不办小学,要办大学?”穆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其实按照穆琼的想法,他是倾向于办小学的。

    办小学花费要少很多,魏亭用来办大学的钱,足够他办很多所小学,普及基础教育。

    “小学见效太慢了……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培养出一些顶尖人才来。”魏亭道。

    魏亭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穆琼还是更想办小学,以及……孤儿院。

    生活在这个社会,他不可能拯救所有人,但他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多救一些孩子。

    这个宴会一直办到了晚上十点多。

    魏亭和穆琼之前多给了钱,让黄包车车夫在外面等着他们,因而倒也不用担心回不了家,就是这一路上,实在有些冻人。

    穆琼决定以后若无必要,还是不在大冬天穿西装了。

    在现代的时候,家里有空调,出门坐汽车,他一年四季穿西装都没问题,但这个年代可没有这样的条件。

    当然,他已经过得比很多人要好了。

    “大叔,天这么冷,你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穆琼问。

    “还不就是这样?我能吃饱,不错了。”拉车的大叔道。

    “我之前在路上看到了饿死的孩子……”

    “这种啊……这种不少见,有些孩子命不好,没了爹娘,还能怎么样呢?”那大叔道。

    这位黄包车车夫,性格跟赵婶子的丈夫完全不一样,他还挺健谈的。

    又或者是因为夜晚的路上只有他们,怪冷清的,他就想说话了——魏亭要回平安中学,他们已经分开了。

    在穆琼的询问下,这个拉车的车夫说了好些跟流浪的孩子有关的事情。

    穆琼将这些一一记下。

    回家之后,穆琼早早地睡了。

    平安中学要到初七才正式开始上课,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穆琼也不出门,而是摊开稿纸写了起来。

    他写的不是自己的新书《流浪记》,而是一封信,一封给霍二少的信。

    穆琼上辈子没学化学物理,但他喜欢历史,又看了许多杂书,倒也知道不少事情。

    他没办法让自己的国家造出远超别的国家的枪支弹药来,也没办法弄出什么新发明,但他有不少赚钱的点子。

    比如说,他知道开珐琅厂,生产搪瓷杯子搪瓷脸盆之类,肯定能赚。

    但他自己是做不了的。

    这个时代,根本就不让没后台的人好好做实业。

    国内某个人把工厂做起来了,不仅那些外国商人为了多赚钱,会想法设法把他的工厂挤垮,就连国内的官员,为了利益也可能出手。

    在这个时期,其实很多商人都没好下场,比如云南白药的创始人,就因为不愿意献出配方被害。

    穆琼知道自己本事有限,又没有背景,肯定做不好,既如此……不如就给别人做。

    而这个人选,他觉得霍二少最合适。

    如果霍二少愿意帮忙,他甚至还能做一些别的事情。

    穆琼的这封信写得很长,他在信里写了一个赚钱的法子,然后又表示,自己知道一种神奇的药品的制作方法,而那种药品,可以救很多很多人。

    穆琼说的药品是抗生素。

    之前跟傅蕴安一起去义诊的时候,他就无数次想到抗生素了。

    如果这时候有抗生素,很多人就能摆脱病痛的折磨了,在战争中,也能少死很多很多人。

    要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抗生素虽然在十年后出现了,又在四十年代被大量生产,但国内很难买到。

    当时,它完全被控制在洋人的手中,只有外资医院才有,价格更是昂贵地不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抗生素挽救了很多欧洲士兵的生命,但在这个国家,拼死驱赶侵略者的士兵的伤口感染后,常常只能等死。

    如果他们自己可以生产抗生素……

    穆琼深吸了一口气。

    这件事,其实一直压在他的心里,他之前考虑过告诉傅蕴安,让傅蕴安去研究抗生素,但想到这时候混乱的官场,还有虎视眈眈的洋人,却又迟疑了,怕自己这么做,反而连累了傅蕴安。

    不过,霍二少应该不怕这些。

    至少,在他的父亲还活跃着的接下来的十年里,他是不用怕的。

    当然了,抗生素也是有缺点的,但相比于优点,那缺点实在微不足道。

    而且……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他以后自然会提醒这个时代的人。

    担心这封信落到别人手里,穆琼并没有详细说这药品是什么,只说霍二少若是感兴趣,可以在希望月刊上登一则小通告。

    穆琼写完了信,在信的末尾落款“天幸”。

    而跟这封信一起寄出去的,还有《我在百年后》的第三份稿子。

    在这份稿子里,抗生素首次登场,主角张幸,也将见识到这种神奇的药物。

    第67章 工具书

    世界上最先被发现的抗生素, 是青霉素。

    十多年后,也就是1928年, 英国的一个细菌学家率先发现了青霉素, 又过了十多年,青霉素终于被提取出来,开始进行临床应用。

    穆琼上辈子, 曾写过一部名为《超级细菌》的小说,当时这部小说,写的就是滥用抗生素的后果。也因此,他查过很多跟抗生素有关的资料,甚至找了个实验室, 试着培养了一下青霉素。

    他做的只是最基本的培养,具体要怎么提取, 怎么制成药物, 他其实并不清楚,但他相信,只要有人愿意投入人力物力,一定能研究出来。

    这个国家, 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国家。

    不说别的,就说青霉素这种药物,一开始国外并不供给他们国家,但当后来他们引进了……只过去一年多, 他们国家就能自己生产青霉素了。

    穆琼现在就怕霍二少不相信。

    而想要让霍二少相信,只能寄希望于他写的那部《我在百年后》了。

    说起来, 他当初写这部小说,初衷就是想要通过这部小说,普及现代的医学知识和现代的观念,以及……告诉别人,这世上有抗生素这样神奇的药物。

    这部小说是一个钩子,他希望有人在看了这部小说之后,能去研究抗生素。

    他甚至打算,把他知道的抗生素的培育方法,写到小说里去。

    不过如果霍二少愿意跟他合作,那他就不用这么做了,完全可以直接交给霍二少去研究。

    穆琼把信和稿子寄出之后,就回了家。

    已经初五了,很多店铺都开了门,上海周边的农民又开始把自家地里的菜蔬拿到城里来卖……朱婉婉买了一条好几斤的草鱼回家,做红烧鱼给穆琼和穆昌玉吃。

    在现代,去超市买淡水鱼,大家都买活的,不过这时候想要买到活鱼不容易,也就只有个头小的鲫鱼,才可能会被养在桶里卖活的。

    而死鱼,清蒸总归没那么好吃,红烧就没事了。

    朱婉婉烧鱼很有一手,红烧的鱼里放了糖和醋,那浓稠的鱼汤,用来拌饭格外好吃。

    穆琼吃饱喝足,然后就拿着自己写完又全部注释过的英文短文去了商业印书馆。

    今天是商业印书馆年后第一天上班的日子,大家还懒洋洋的,穆琼进去的时候,就瞧见很多人都在聊天。

    他熟门熟路地去了章澈那里。

    “穆先生怎么有空过来?是《求医》要完结了?”章澈的目光落在穆琼捧着的一叠稿纸上,眼里露出期待来。

    《求医》这本书,一些订报纸打发时间的人不喜欢看,但文人,想来都是愿意买一本回家仔细品读的。

    他相信这本书真要出版了,销量不会比《留学》差。

    “没有,求医还要再过半个月才能完结。”穆琼道:“章总编,我找你,是有另外一本书想要出版。”

    “什么书?”章澈道:“如果是报纸上没有发过的小说,我版税可以给你提高。”

    “这不是小说,是学英文的工具书。”穆琼将自己写了许久的稿子放在章澈面前。

    章澈是不懂英文的,接过穆琼的稿子一看,发现上面全是英文,就觉得有点头大,不过再仔细一看,他就看到了后面的注释。

    章澈虽不懂英文,但他的孩子在教会学校读书,有学英文。

    但孩子学得并不好,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学好。

    这年头可供学英文的书太少了!

    章澈对手上的稿子多了几分重视,认真地看起来。

    他看不懂英文,但看得懂后面的中文解释,他一篇篇看过去,发现前面那些文章,写的都是生活日常,后面的文章,写的却是一些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这样的文章,总共有数十篇。

    “你来找我找对了,我们商业印书馆,是上海唯一一个能印刷洋文书的印书馆。”章澈道:“不过这书不是小说,我不能随便出版,要先找别人看看。”

    “这是应该的。”穆琼道。

    这些英文短篇,穆琼年前就已经写的差不多了,也都找魏亭看过,确定是没有错误的。

    但只有两个人看过,在穆琼看来还是太少了,多几个人看看挺好,有错误也能尽早改正。

    “不如我们现在就去找人看看?”章澈提议。

    这次穆琼拒绝了:“我不想让太多人知道我是楼玉宇,而且我最近比较忙,这事就麻烦章总编了。”找人看这本书,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看完的,怕是要耽搁好久。

    “不麻烦,这书真要出版了,对你我,对我们出版社,都是好事。”章澈道:“你若是愿意,类似的书可以多写一些。”

    “我会的。”穆琼笑道。